趣说元旦
今天,了解一下关于元旦的一些有趣的知识。
元旦,公历1月1日,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但在中国古代,元旦指的是农历春节,并非如今通用的公历1月1日。现代意义的“元旦”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历史演变。
什么是元旦?
“元旦”之“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旦”,则是一个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
“元”和“旦”相结合,寓意为新年的第一天。由此,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我国历史上的“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
其实,除了“元旦”,正月初一曾有过许多称谓,比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等,其中,以“元旦”最普遍,使用时间也最长久。
“元旦”一词古已有之,据说始于三皇五帝的颛顼。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
虽然历代“元旦”表示一年之首日的意思从未改变,但日期并不一致,有过很多次变更。
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
很显然,日期变动比较大,这不利于全国人民掌握,统一政令、指导农耕。特别到了东汉,随着国家地域的扩大、族群的多元,迫切需要一个明确统一、更加合理的“新年第一天”。改革历法就显得很有必要。
汉武帝太初元年,邓平等人创立了“太初历”,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决定使用公历。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读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末尾所署时间为“大中华民国元年元旦”,这是正式文告中首次使用公历,也是首次使用具有现代意义的“元旦”一词。
1912年1月13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要求内务部编印新历书,随后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这时不叫“元旦”。
为了推行公历,当时的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甚至强令百姓不准过旧历年,包括一些知识分子都在提倡采用公历,但老百姓不买账,日常生活还是按照旧的年历来过。
这样,在中国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阳历”;一种是传统社会沿用的“农历”。
1914年1月,民国政府的内务部在给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考虑到其他少数民族的习惯问题,只批准“元旦为春节”。由此,阴历元旦这个传统农历“新年”被官方正式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这个名称就被放在公历的1月1日。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针对两套历法体系并存的现实情况,政府作了合理的调整规定。
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至此,“元旦”就作为阳历一月一日的专有名词被确定了下来,原先传统的“元旦”改名为“春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与现代意义共存的历法体系。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杨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文注中,当时是指的“立春”。显然,到了这里“春节”的含义有了巨大变化。
就是说,现代意义上的“元旦”和“春节”,都是确定于上世纪,距今不过100年左右的历史,还是非常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