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只傻妮让我推荐本书,我立马安利正在读的吴军老师的《态度》,每次读吴军的书,都会被他强大逻辑思维表象背后的人文关怀所感动,看了他的文字会觉得更有力量,更悦纳自己。
一、贫穷和玻璃心
有很多不怕被人嘲笑的穷人,虽然他们也曾经被人瞧不起,但是总有一种要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欲望。
虽然他们经常遭受别人的白眼,但是没有失去奋发向上的动力。
中国旧上海有一个小混混,叫作杜月笙,靠给人修脚、卖水果为生。不知道遭受了别人多少白眼,但是他仍然一门心思要挤进上层社会,最后还真的做到了。
这种例子其实并不少见,而他们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打碎自己的“玻璃心”。
二、信仰与改变贫穷的力量
如果人有信仰,就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因为有信仰的人通常比较宽宏大量,对自己和他人都是如此。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犹太人在出生时极为贫困,被人歧视,最后却能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
古代犹太王国的国王所罗门认为,贫困的状态使人奋发上进,只要不失去信仰,就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把贫穷变成一种力量。
因此,很多犹太人认为,人年轻时不妨贫穷一点儿,以便养成一辈子努力的习惯。他们也不会看不起贫穷的人。
所罗门说,智慧是不分贫富的,贫穷是神对人的考验,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
三、终生学习与成长
你一辈子会在很多时候感受到自己的“贫穷”,这时你是否还愿意融入一个更“富有”、更高层次的环境,就决定了你是否能够不断进步。
很多人的进步到30多岁就停止了,只有很少的人一直能够坚持到老年。永远要承认自己的贫穷,不用担心别人的白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富有起来。
做任何事情,谁都不是天生就能做好,做不好事情被人嘲笑是难免的。不能指望别人永远给你留情面,只有自己把事情做好,才是为自己保留情面唯一可行的方法。
四、以考证思维八卦
吴军老师书中竟然用了代号,瞬间激起了某历史学硕士(也就是本尊王大宝)的八卦心情:
和巴菲特一同吃饭的D伯伯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他在20多年前就夺得了中国央视广告的标王,这相当于拿下美国超级碗的广告位。
广告让他的公司的家电产品在中国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当然,他的公司为了树立品牌,从每年投入几亿元到现在投入几十亿元做广告。
这个D叔叔常年生活在美国,做过标王,和巴菲特午餐过...都说这么明显啦,为啥还要用代号,费解
考证逻辑:1)看过《大败局》,了解央视那些年的标王,2)知道和巴同志午餐的那几个中国人都有谁。
那个成功打造步步高,后移居美国的企业家,是VIVO和OPPO的老板,他叫段永平。
八卦的心情瞬间得到了满足。
五、格局
凯鹏华盈的主席约翰·杜尔是当今公认的风投之王。他成功地投资了亚马逊和苹果等公司,并且以不断发现这类改变世界的伟大公司而著称。
杜尔判断是否投资的原则和很多人不同,他不是简单地以赚钱为目的,而是看看投资能否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杜尔在考察创业项目时经常这样问创业者:“假如我们认可了你的想法,按照你希望的金额给你投资,你能否告诉我两年后世界会因此有什么不同吗?”
如果一个创业者说“我会比现有的人,或者现有的公司做得更好”,杜尔是不认可的。做得更好这件事,现有公司自己改进提高就可以做到,并不需要行业里再增加一个重复的竞争者。因此,你的那几个学长要做的事情,即使做成了,世界也不会因此而不同。
为什么谷歌、苹果和脸谱网这样的公司能够赚更多的钱,而那些看似只赚不赔的高频交易公司做不到呢?简单来说,前者的格局大,后者的格局太小。前者以改变世界为目的,后者以赚小钱、小富即安为目的。
世界上格局大的人少,因此那些能改变世界的事情一旦做成,利益就很大,而天天琢磨着赚小钱的人多,因此在高频交易方面,这个点子你想到了,我也能想到,如果油水较多,就会有新的从业人员加入,把利润摊薄。
但是,像谷歌的搜索、苹果的手机,可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出来的。因此,格局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顶点。
六、游戏成瘾的思考
去年看吴晓波老师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开始和小伙伴们讨论哪些公司算是晓波老师说的“伟大的公司”?
七嘴八舌的跳出一些大公司的名字“华为,阿里,小米,腾讯”,说到腾讯时,质疑声也随着冒出来,当时王者荣耀致小学生成瘾轰动一时,腾讯因此陷入风口浪尖,为啥游戏成瘾在全国影响这么大?
(一个游戏无能的人很难理解游戏那么难,怎么可能成瘾?)
今天看见吴军老师对游戏成瘾的深刻解读:
任何运动都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耗费相当大的体力,身体才会分泌一点点多巴胺,只能获得一点点快感。
玩电子游戏,那种化学物质分泌得非常快。当然,快感也来得非常快,甚至很强烈,年轻人非常容易上瘾。
当人们对一种简单而强烈的快感上瘾后,对于其他事情就失去了兴趣,这就如同吸毒带来的快感一样。(刚刚想“脑残粉”那些傻妮是不是也这样呀?对一个偶像感兴趣,对其他的人都失去了兴趣?不对,我是郭德纲的脑残粉,但我同时喜欢张鹤伦,小岳岳,阎鹤祥...,我想的例子不对,跑偏啦)
游戏不能多玩,以免对其他该花时间的事情失去兴趣。(郭德纲也不能多看,因为容易对整个德云社感兴趣,每天竟想着听相声)
虽然个别人玩电子游戏并参加比赛,获得名次,多少有点儿成就,但是从统计上看,沉迷电子游戏的人,绝大多数在学业上和工作上都不如其他同龄人,很多人甚至从此丧失了工作热情和能力,靠父母养活。
有人说大家都玩游戏可以让社会安定,一个全民着迷于游戏的社会,就如同一个满街瘾君子的社会。(求问:德云社成瘾严重吗?)
如果有人觉得后者是安全稳定的,你恐怕要怀疑他的智力有问题。
如果满街瘾君子的社会不安全,又怎能证明全面玩电子游戏就对社会安全有好处呢?
一个真正安全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大家认为明天会更好,并因此奋斗,而不是大家都无所事事像行尸走肉一般。
20世纪60年代,伯克利-奥克兰地区是颓废的瘾君子聚居地,从那时开始,那里就没有安全过。直到今天,它依然是硅谷地区最不安全的地区。
回到开头讨论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我想把中国最伟大公司的票投给——德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