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曾有一个段子:学校之所以放假,是因为在教育的问题上教师们辛苦到了极致,需要休息了。所以把熊孩子们交还给家长;学校之所以开学,是家长被熊孩子们逼疯到了边缘,需要调整了,所以开学。短短两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辛劳。
最近走红的两部教育题材的连续剧《少年派》与《小欢喜》,之所以卖座都是因为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两部片子都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还有家长的苦。
毋庸置疑,学生一定是教育的主体。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一定是最为重要的。曾经看过一个数据,95后里,有一半以上的人向往的职业是网红,现如今,辍学的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想通过走红网络赚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每次听到有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而轻生的事情,总是痛心不已。事实上,人生中确实有很多身不由己,有的人无奈缺少读书的条件,但更多的孩子却是因为不想吃苦、不喜欢上学而放弃了学习机会。殊不知,世界是会悄悄惩罚不读书的人的。若有读书的机会,只要抓住了,人生就不再是“单选题”,你就有多个选择的机会。在这个人人都在拼的世界,读书是最容易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机会,也是改变命运唯一的捷径。只有当我们步入社会后,才会发现,正如麦家所说:“读书有什么用,只有读书的人才知道,不读书的人是不知道的。我们的人生如何,完全取决于自己。我常教育吾儿:不要妄想不读书也能和读过书的一样成功!读书就是让你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之后,站在更高的地方看这个世界,从而更好的认识自己!记得知乎上曾有个提问:年轻人应该多见世面,那把学费拿来念书,还是环游世界更划算?有个高赞的回答:在没有充分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路,也不过只是邮差而已。所以,“读书”其实是人生最容易走的一条路。
教育的第二个主体,自然是师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需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还需要有必须的政治素养。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职责范围内的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质量。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除了专业的知识储备外,教师对学生的爱则更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就去做那样的老师。教师的教育任务是要教学生用心灵认识世界,用心灵认识了解人。让学生变得以善待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老师的善意能影响学生的脑力劳动,影响他的精神状态,进而影响老师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生的自尊心决定于他的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则决定于老师的善意。只要老师善意地对待学生的心灵,保护他的自尊心,反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若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正是由于无数教师默默辛勤无私的付出,才有社会的进步。教师的伟大正在于此!
教育看似双边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了教育的双边性,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家庭教育。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在有意无意地培养出来的。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够静下心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家庭教育不仅是教育子女,更是为人父母者终其一生的自我修行。它更少概念化,更多生活化。总之, 家庭的氛围,父母的性格,父母的知识、体系、逻辑,都凝聚在教育里。更多的父母和孩子还在互相矫正。孩子在成长,父母也在成长 。教学相长的不仅仅是师生。
电视剧《小欢喜》就是深刻聚焦教育焦虑、亲子代际沟通、民生等“社会痛点”,不仅给中国式家庭提供一个探讨亲子教育与相处的圆桌,也为当代父母探寻对子女关爱和控制的尺度。
时逢九月,那些开学时分的故事,正以细腻写实的镜头,勾勒出一幅幅值得深思的教育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