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28梁惠王章句下11-1》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学习笔记】
今天是丙申年丙申月乙丑日,七月初九,2016年8月11日星期四。
一,仍然接着前面,讲的是齐国攻打燕国的事。
齐国攻打燕国,只用了五十天,燕国那位锈透脑的前国君哙死了,受禅的原相国子之逃亡了,原太子平在攻击子之行动中失败,被子之杀了。燕国政治已经崩溃。一个字:乱。两个字:无序。
乱是因为无序,无序是乱的原因。
当年,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他的朋友赶来探望并给他提供了一条简单的逃跑路线,还贿赂买通了所有能阻止他走向自由的官员。但苏格拉底拒绝了。"(《哲学的故事》威尔·杜兰特著。一本好书。使阅读成为美学享受的好书。底子好,翻译得也流畅。那年夏天读卢梭的《忏悔录》,常常忍不住高声诵读起来,行云流水般的文辞如清风拂面又如甘露般沁人心脾。后来慢慢懂了,卢梭根本不是景物描写,而是浸润其中)。苏格拉底说,最坏的政府,也比没有政府要好。苏格拉底被称为最聪明的希腊人,这样一位智慧的哲人所说的话,只是说政府是必须的意思吗?没这么简单。要知道,苏格拉底可是为这句话献出生命的人。他讲的是对秩序的追求。
我们中国文化上手讲的就是伦理,即是一种秩序。一种坏的秩序固然受到反对和推翻,但是,追求秩序和建立秩序是这一切努力的核心价值所在。伦理意义上的秩序不是简单的法律强制意义上的秩序,当然也包括法律秩序,但不止是法律秩序,还包括人的内在秩序到社会规范的规则等丰富内含。
燕王哙的昏庸就昏庸在他把这一切简单化了,新出台的规则浅薄错乱,失去领导和安定的作用,同时使自己成为问题,引起全国大乱。结果身死国破。燕国地处现在的河北省北京天津和山东秦皇岛一带,拥有广袤国土和雄厚资本,诚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灭了燕国,搁在平时哪儿那么容易呢?乱了就容易了。再强悍的东西,一乱,啥都不是。一个大国如此,一个家庭如此,一个人亦如此。我们说身心要追求平和,即是秩序,平是肝心脾肺肾五行平,和是内外阴阳和。
二,孟子的国策是顺燕国的民心。齐国政府的做法则是占领和统治,占领和统治仍嫌中性,更贴切些的解说是,孟子的国策是"为了你",齐国政府的做法是"你是我的"。救兵变主子。这跟后来三国的董卓一个样儿,打着护驾的旗帜举兵,刚开始发誓诅咒装孙子,等到进了长安城就当老子了。
三,于是其他列国诸侯就起了不平之心,相约起兵,商量着伐齐救燕。
这也是一种不平,齐国的做法,从战国时期各国秩序而言,也是对秩序的"忽然不精心意"。愚者。
立时上演大翻转的历史剧情。
四,齐宣王听说后恐惧了,跑来问计于孟子:"很多诸侯正商量着要来攻打我,有什么计策?怎么应对呢?"
动物的本能是越多越安全,越强越安全。人的理性教育我们并非如此。安全恰恰不是来自多和强,而是整件性的秩序和平和。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