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理财学习,我深刻的感受到真正的富人,虽然手握大量资产,但又绝不会去支付自己承受不起的消费。例如股神巴菲特,他绝大多数资产就是他掌控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权,但巴菲特更是以节俭著称,喝着可乐吃着汉堡,几十年都工作在家乡的那栋办公楼里,虽然手握几百亿美元,但从来不贪慕虚荣,活得通透,过着适合自己的生活。之前我也曾幻想如果哪天有钱了我要买奢侈品牌包包高档护肤品等,可是在积攒自己人生第一桶金时,我才恍然大悟,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减少消费过适合自己的生活有多重要。
中国人自古羞于谈钱,大部分人总是无法对金钱予以正视,《茶花女》这本书中有一句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是做金钱的主人,还是做金钱的奴隶,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金钱观。我们透过金钱的魔力,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就会发现钱不过是一种商品,如果丧失了那种能够交换商品的能力的话,那么纸币不过是一些废纸,金属币也只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对钱的态度正确,理解得透彻的人是不会被钱所动的。 我们对钱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既不能鄙视它连碰也不愿碰它,也不能为它而疯狂,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它。我们对钱的态度应是“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减少消费并不是说要做葛朗台式或者周扒皮式的吝啬之人,而是要更加理性地消费,承担自己支付得起的消费。以前当我月薪只有5000时,能买吸尘器就不用扫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100块钱一张的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口红两三只不够,要集齐全套,衣服包包讲究牌子,新款手机用不停,可是最后除了让自己背负大额信用卡负债和一大堆焦虑外,生活除了越来越糟没有一丝好转。后来通过记账强制储蓄我发现当自己的时间还不值钱的时候,可以用业余时间多看书、提升自己,也可以锻炼身体,戒掉一些花费较高却对自身无益的消费。放下物质对自我的束缚,抛弃「金钱羞耻」。只能负担100块的生活,就不要硬扛1000块的日子。能无畏地说出“我可能承担不起”,或许才是真正的勇敢和解脱。
平时在做投资理财时,我尽量在消费上更务实一些,将省下的钱用于投资,更快地走上“钱生钱”的道路。例如,通过记账我发现因为自己平时工作繁忙有时便在外就餐,一年下来光花在点餐外卖上的钱就是接近5000元。但如果我每天克服困难在家里为自己和家人做三餐,相比起外卖,不仅更加健康美味,还可以每年省下几千元。把这些钱用来投资,经过复利的加持,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财富的差距就是在这不起眼的一点一滴中拉开。
我们每个人都是着平凡世界中的饮食男女,拥有的财富很有限,没有谁的钱可以随便花。如果我们在没必要的开支上多花一分钱,也就意味着我们用于投资的资金少了一分钱。我们越早开始积累资金用于投资,我们就可以越早积累下资产,让资产为我们打工,不断地“钱生钱”。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