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二九第四天,北京在蓝天与雾霾中随时切换。
趁着假期的小尾巴为遛娃攻略又积累了一个材料。
昨天了解了改变的意义,今天来认识改变的六个阶段P91-P110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P91
改变的六个阶段:
现状———引入一个外部因素———混乱———整合———实践———新的状态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P92
书摘:在保证孩子的自尊不会因此受到损害的基础上,向孩子说明他的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
上述文字对于所有教育者来说(教师、父母及其他人)都是值得铭记并加以实践的。
在和孩子交往过程中,我注意使用正向语言,同时杜绝使用,如:不喜欢你;不要你;不跟你好;我不高兴.....句子。而是用“妈妈喜欢你,但不喜欢你某种行为。”的句式。
无奈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使用这样的表达方法。
其实,无论是萨奶奶还是前面提到的另一个奶奶简·尼尔森,都把保护孩子自尊心放在重要位置。
简奶奶在《正面管教》中这样表达:我们从哪里得到这样糟糕的概念,要想让孩子做得更好,首先得让他们觉得更糟。
惭愧!一度曾认为批评的不够严厉,受批评对象不够羞愧,甚至必须添加惩罚手段,不然就达不到教育效果。
天,我们都在做些什么呀!
简单说:只批评事,不否定人。同时只表明个人立场,不进行情绪绑架。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P93
书摘:萨提亚模式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人们可以在他们的直觉和理解范围内,做到他们可以做到的最好。
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