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纪念日后两天,看这部期待了许久的电影——《明月几时有》。很好奇,许鞍华导演将如何演绎这种明显带有政宣意味的题材。幸运的是,我看了一部我喜欢的好电影。
尽管部分情节略有有命题作文式的无奈和生硬,但电影最大程度地弱化了政党的存在感,更多地从一个个“人”的角度来叙述,可以说选得极好。战争是一个民族的灾难,归根到底,是一个个家庭的灾难,个体的灾难。战火降临自己出生、成长、生活的土地,国家庇护无从谈起, 自己和亲友的生命乃至最基本的尊严都无法保障时,如果无法逃离或不愿逃离,作为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这时候做出的选择,如果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亲人,为了子孙,为了不认识的同胞,为了和平,那么,就都值得敬重。
方兰选择离开年迈的母亲,或许有年轻单纯头脑发热的成分在,但最根本的,还是为他人,为家乡。值得敬重。
李锦荣深入敌营,以他文人的清高和青年的浪漫,要忍受敌人的轻侮和同胞的误解,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更遑论虎穴之凶险。值得敬重。
刘黑仔走上这条路,原因再简单不过。战火蔓延,原来的生活,无论好坏,都已经无法继续,只能笼罩在侵略者炮火的威胁之下了。是好是歹,人不能这样活着,那就拿起枪吧,不单能救自己,命大且足够胆大心细的话,还能救更多的人。值得敬重。
方母脑海中或许没有民族大义的概念。她只是一个善良、爱唠叨、简单的老妇人,做出的选择或许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只是依从自己善良简单的本性而已。她对后辈的关爱,着实令人动容。这位在香港土地上活过又死去的老妇人,值得敬重。
那些曾经为自己、为同胞、为民族战斗过的那些人,都是值得敬重的;他们的故事,值得被记住。因为他们流过血,流过泪,有些人失去了生命。他们曾经的痛是真实的,真实的痛在曾经的他们身上,而我们,今天,至少可以笑着赏花赏月,不用提心吊胆,朝不保夕。
至于数年后,数十年后那些肮脏和复杂,就不是那时那地战火中愿意舍生取义的他们能够考虑的事情了。
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后辈,我想尝试了解一点他们曾经的喜怒哀乐,虽然只是通过电影的形式。感谢导演以这样一种形式将之呈现在我们面前。
导演的细腻,体现在每一个镜头中,体现在街巷的砖石和老房的陈设。音乐配合场景,既有亲情的动人和爱情的缠绵,也有时空变幻荡气回肠。看时很受触动,片尾发现竟是久石让。这里可以有很多解读;但最好,还是不要有过多解读,除了一个:和平。
导演选角的目光很准啊。方兰后期的沉稳凝重,有些压抑,也就将人带入战争处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了。真喜欢迅哥的表演,那么自然,不着痕迹。刘黑仔的灵气和痞气,彭于晏没有演过火,所以电影低沉缓慢的节奏不至于失衡。霍建华自身的坚毅沉稳,让人感觉,如果他处在当时的环境,他就会是李锦荣,坚持清明理想,文而不弱,勇敢执着。华哥适合这样细腻厚重的表演。他的死,以及方母的牺牲,大概是电影里最令人痛心的了。
爱情,也是绕不开的话题了。
李锦荣对方兰的爱,大概没有变过。在战争的阴影下,近在咫尺的死亡的威胁中,在长久的分别里,这种感情,要么消逝,要么沉淀。从他们最后一面的情景看来,应该是后者。
方兰对李锦荣的爱,应该有所变化。早期的情投意合,是爱情最初、最美好的形式。后期,方兰显然不是从前的方兰,她对李锦荣的爱,转变为何种形式,可能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李方二人的爱情,最动人之处,大概是双方对彼此充分的理解和信任。“你投敌了?”“你觉得我会吗?”“你不会。”爱情能够有这种状态,真的足够了。
方兰和刘黑仔,似乎也挺自然的。志同道合,同生共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爱情也好,战友情谊也罢,都是非常珍贵的。
还有李锦荣和张小姐,两个处境相似的人,同样身处敌营,饱受屈辱,或许有一些故事。电影没有展开,只带过几个意味不明的镜头。也完全没有必要展开,毕竟这不是狗血抗战爱情片。
还好这不是狗血爱情片,不需要有什么三角四角。影片的基调,始终是含蓄、隐忍、克制的。 主角们困于香江一隅,却并不狭隘,格局不会只在个人情感上。毕竟,在那样的时代,单单是要活下来,就已经很艰难了。
但愿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看见头顶高悬的明月时,只有把酒言欢,或者只是静静欣赏,永远不再需要感慨,何时才是团圆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