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小孩很爱玩游戏,当然,我们大人也爱玩游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游戏,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过游戏对成人和孩子的意义是不同的,游戏对孩子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游戏就是孩子的存在方式。
孩子用游戏赋予生活以意义。生活对孩子而言本来很辛苦,因能力有限,诸如穿衣服等简单动作都能折腾他们半天。但孩子修改了现实,以幻想的方式构造着世界,用游戏将陌生的、充满挑战的客观现实与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完美的解决了适应冲突问题。
成年人眼中司空见惯甚至厌烦的事儿到孩子那都成了百玩不腻的游戏。对出生不久的新生儿来说,练习眨眼睛、抬头就是游戏;对于1岁左右的学步儿来说,蹒跚学步、摆弄球球就是游戏;对2、3岁的幼儿来说,自己用筷子吃饭就是游戏;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背个小书包上学就是游戏。就这样,孩子轻松的生活在他们喜欢的现实以外的另一种现实。
游戏对孩子来说绝不仅仅意味着“玩”,他们在游戏的忘我投入中去体验着我,体验着世界。游戏对孩子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游戏促进孩子神经、身体、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游戏能够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研究发现孩子在游戏时会激活新大脑皮层(大脑的思考核心)和杏仁核(大脑的情绪核心),并同时将这两个核心区域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强孩子自我激励行为和创造性思考。
孩子在运动中试验自己的身体,跑步、爬山等活动发展了孩子的大肌肉运动技能和身体控制能力,搭建积木、拼图锻炼了孩子的精细动作技能和手眼协调能力,骑车、跳跃等促进了孩子的距离判断能力提升,这一系列成长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自信,将身体发展和动作提升转化为积极的自我认知。
游戏为孩子提供了发展思维能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的机会,比如搭积木等结构型游戏就能够发展孩子的空间知觉与建构能力,有学者通过踪研究发现儿童在幼儿期搭积木的水平越高,初中时期的数学成绩就越好,这是因为早期搭积木所培养的空间知觉能力对学习初中代数、几何有促进作用。
2、游戏为孩子提供自我定义和兴趣表达的方式,并形成独特的个性
利用游戏、业余爱好这种形式来进行身份认同和兴趣表达贯穿了人生,当孩子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具备这种能力,他们逐渐清晰的性别角色意识和个性特点会通过游戏类型的改变反映出来。
比如,男孩比女孩更活跃更闹腾,更热衷于冒险性的户外活动,女孩子相对偏向安稳点的游戏活动。室内游戏呢,有的孩子会乐此不疲的玩搭积木、拼图这些结构型游戏,而有的孩子更喜欢玩过家家这样的角色游戏。总之,游戏带给孩子们表达自我的无限可能性,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以独特的方式各取所需、自娱自乐。
楚楚2岁出头,在户外游戏中已表现出胆子大的特点,比如运动器材的选择,她更倾向于有点刺激性的。有的动作连比她大三四岁的孩子都不敢做,但她却乐此不疲。
比如下面这个视频,她在玩单杠的时候,常和她一起玩的邻家女孩(上小一)就跟我说“王令仪以后可以当演员”,“因为她好会爬”...这恐怕是武侠片动作片看多了,觉得演员都很会上蹿下跳吧。
3、游戏是孩子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载体,是获得社会规则并融入群体的手段
孩子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与父母、老师和小朋友建立关系,并且从他们身上逐步学习到群体游戏的规则和技能,比如轮流说话、分享合作、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随着游戏的复杂性升级,游戏规则也越发复杂,孩子也逐渐习得相应规则。
比如躲猫猫,刚开始简单的形式就是用手或拿个单子捂住脸,游戏规则只涉及到轮次转接;
当躲猫猫演变成更大范围的寻找,游戏规则就会扩大到更清晰的角色定位(找与躲)、更明确的目标(找到)、更复杂的策略(地形判断与路径规划)。因此在游戏提供的情境,孩子不但学到了轮次转接这样的具体规则,也在不断深化对规则本身的认识。
游戏本应是孩子生活的最主要部分,可现实是人们经常会反对游戏,将孩子的游戏时间用来培养一些“务实”的技能。
因为本领恐慌造成的现实不确定感让我们经常失去了创造梦想和欣赏乐趣的本能,从而会不自觉的抗拒游戏或者其他任何形式表现出的大众价值尺度下的“消极因素”。
然而游戏中充盈的兴趣、自由、主动、创造、幸福等意蕴恰恰就是抵御现实烦扰的灵丹妙药,也正因如此,很多组织都在提倡工作游戏化。限制孩子的游戏,这无异于夺走了孩子在面对复杂现实时获得勇气与自信的来源与依靠。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微信公众号:亲子蹦跶 qinzibengda
原创文章归亲子蹦跶版权所有
谢绝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的擅自转载和二次修改
如需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并回复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