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知道过年这两个字,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的。
在幸福的家庭,过年意味着喜庆、团圆、除旧、迎春、接福、盼望、张灯结彩,到处都漾溢着欢乐祥和,年三十和初一也是小时候最盼望的日子,可以放鞭炮、穿新衣,可以整天玩耍,还有可以吃好多平时吃不到的各样美食,还有压岁钱……仿佛一年中所有的好事都在这两天发生。
六岁以前,过年对我来讲就是,小年二十四开始,大人基本不干农活了,杀猪分猪肉、干鱼塘捞鱼,杀鸡杀鸭,炒瓜子,炒花生,炒米花,炸猪耳朵之类的零食,大年三十没有人串门,全部各回各家吃团年饭,通常是有猪肘子和鸡腿吃的,吃饱了就全家围在火炉前谈今年的成绩,明年的计划,准备好鞭炮,等到12点一到,马上点火。在第一家鞭炮声响起以后,各家就连珠炮似的都响了,整个村子热闹非凡,充满了火药香味。天麻麻亮的时候,村子里的小孩便约在一起,成群结队地去给各家的老人拜年,通常会被奖励糖果花生瓜子之类零食。那时,过年是最被小孩子盼望的一件事。所以,当看到大人们在谈到别人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说:他要过年了。很是不能理解。
直到十岁,才明白过年两字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年关难过。
那一年爸爸年三十没有回家过年,妈妈生病,妹妹才3岁,我成了家里顶梁柱。因为爸爸没回家,我不知要怎么准备过年,别人问我准备了什么过年,我无言以对,心中惶恐,觉得自己孤单无助,又怯于他人的怜悯,羞愧难当,初一也不再和其他小孩子一起去挨家拜年。突然憎恨起过年来了。好不容易熬过了年三十,熬过了初一,更难熬的初二来了。家乡拜年的仪式是极其重要,讲究的是初一仔,初二郎“,就是说初一儿子一定要给自己父母拜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一定要回娘家拜年,如果不这样做,差不多是大逆不道,几乎等于说是在宣布绝交了,会被人列为不孝之列,承受道德的压力,以后再去见亲戚就会被人认为不讲脸面。这是很严重的一件事,因为小时候几乎没听说过法律这件事,而因某件事被人议论而抬不起头,甚至自杀的事是时有耳闻。人们主要靠约定成俗的乡规民约作为行为规范。
妈妈有病,已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我成了家里的小主人。爸爸在家,一切都由爸爸作主,爸爸不在家,我便要作主。自然,爸爸不在家时,去妈妈娘家亲戚家拜年就成了我的事,但是,我真的不想去,因为曾有亲戚对我与其他表兄弟姐妹有过不一视同仁的对待,让心高气傲的我很伤心。可是我知道若不去拜年,便会没脸再去见那些亲戚,这样的话,后果会很严重。因为万一家里有事要帮忙,我只有去找他们。
最终,我只有咬咬牙去例行公事。一个人走在路上,不到两公里的路程,走起来是那么的遥远难走,却又盼望它永远不要有尽头。一路上陪伴我的除了孤单,还有委屈。走到一半的路程,我仿佛再也走不动了。就索性坐在路边哭了起来,待哭够了,擦把眼泪再往前走,到了亲戚家,行过拜年礼,放下礼物,心不在焉地瞎呆一会,便找个借口回家了。
长大后,更加体会到了过年切切实实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些人年终有丰富的年终奖,有丰厚的红利,有丰足的利润,人丁兴旺,事业有成……收获多多,硕果累累,自然是欢欢喜喜过大年,而有些人生意失败,公司破产,被人追债,被单位裁员……生活没有着落,甚至开始怀疑人生,对于他们来说,年真的是传说中那只凶恶的"年"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过年早已成了生活中的例行公事,生命里周而复始的标点。蓦然回首,各种各样的年已经过了几十个了,自己早已从妈的孩子过成了孩子他妈,也知道了年好过不好过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健康快乐过。
新年快乐!年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