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必学必背篇目,和《兰亭集序》一样,初中学完高中依然要学。六年时间那些词句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哪怕后来有些词句都忘了意思,甚至下不了笔,但我依然会背。
上大学后看了热门话剧《暗恋桃花源》,后来进入全民消费时代,又冒出了一个个“桃花源”旅游景点,“桃花源”经常钻进我的耳朵。其实我对“桃花源”没什么想法,可能是自己过的还算顺遂,不需要把什么感情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东西上。当年上学时也是只知道死读死背考高分,所以“桃花源”在我心里跟“乌托邦”一样,只是三个方块字。
然后我最近读到一本书,书里的观点却结结实实地震碎了我的既有认知。季风先生在《陈寅恪讲国学》里说,陈寅恪先生旁征博引,结合陶渊明本人的诗作,力证《桃花源记》是写实性作品。当然所谓写实,并非完全一模一样,也是有差异的。
首先背景类似,都是为了躲避战乱。作品是说为避秦时乱;现实是琅琊王南渡偏安江左,剩下中原百姓无法远逃,只能找一块有水有地又有天险的地方躲避“永嘉之乱”。
其次地点不同,根据上面的背景介绍,可以明确桃花源不可能是《桃花源记》里描写的南方的武陵;陈寅恪先生结合《西征记》和《水经注》得出的论证结论是,真实的桃花源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灵宝市东北黄河沿岸或今天的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我打开高德地图的卫星地图,发现这两个地方确实是有大山大河,既有天险,还有水源,还有江河流经后形成的冲积平原。比如灵宝市东北面是函谷关,黄河,南面是崤山,西去是华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最后关于“秦人”的定位也不同。课本里的“秦人”说的是大名鼎鼎的嬴政建立的秦朝,而真实是西晋末年氐族贵族苻洪的后人苻健建立的前秦,两个时间前后相差五百多年。
我知道现在去探究“桃花源”的真实所在地意义不大,即便给你一个百分百准确的桃花源,估计你也不会认可。时代变了,我们对桃花源的渴望早已不同,况且每个人心里对“桃花源”的定义都千差万别。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西晋政权瓦解后,东晋虽在江左偏安一隅,但政权林立,战乱频繁,哪里管得了百姓民生。陶渊明在桃花源里描绘的生活越美好和谐,反衬出的现实生活越暗黑凄苦。
我是个务实的人,陶渊明做的这颗外甜内苦的糖我不吃。尽管“桃花源”很美,但我并不向往,我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比桃花源里的生活富足美好,希望这样的现实生活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让桃花源永远只是三个方块字,我不希望有一天被迫提起笔写我心中的桃花源,只希望那一天永远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