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我过的最为颓废的一年了,转眼间就要过去10个月了,回首这10个月,真的是会自我否定,但是又不愿觉醒,还每天要安慰自己,我再也不要被队友PUA了,不要为自己颓废了而懊恼,因为在颓废的时候,我好像没有过去的那么焦虑了。也许这也是事实,但,真的不是我应该的状态。
恰好女儿上初二了,要开始学清末明初的这段历史了。于是借回来看了下,董宇辉说的有道理,如果看不下去书,就先从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开始读起,这部历史长篇小学,虽然篇幅巨大,但是,真的是小学,引人入胜,情节紧扣,让我读起来,欲罢不能。
这本上下册的小说,从1915年《青年杂志》,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40多年前,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课本里读到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这样的话时,根本不敢想像我会拥有今天这样的生活,那时候我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真没有饿肚子的经历,但是我家的农村,确实是没有电的,只能点着煤油灯生活,15之前,没有去过县城,没有吃过冰淇淋,小时候,也没有读过历史,没有思想的孩子时代,并不能真切的感觉到伟大的思想先锋,是如何通过知识改变了中国的命动。
建党到今年已经是100多年前了。连我自己都对当时历史没有深切的概念,可想而知,我的孩子,更是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了。我们感念生活越来越来,今年的我们,不愁吃穿,物质不匮乏的时候,更需要有思想的年春一代。伟人之所以伟大,更多的在于他的学习能力。文中提到的多人,陈延年、毛泽东等他们,都有展现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如饥似渴,无论何进何地,只要有书看,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奖励了。新文化运动中,太多的他们,做牢时,只要有书看,就可以泰然处之。
这段宏大的的历史,读起来,感人至深的同时,让我看到,无论何时何地,知识武装头脑都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