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我家的分家故事

俗话说:树大分杈,人大分家。

那我们家乡的农村里,儿子娶了媳妇成家了就会分家,特别是兄弟妯娌比较多的,如果不及时分家,时间长了摩擦增加,轻的会吵架,闹的鸡飞狗跳,一家不得安宁;严重的还会因为吵架导致上吊、喝农药、跳水塘引发家庭悲剧,所以家里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儿子成家后,就会及时请村干部来分家。

爷爷奶奶只有父亲和老叔两个儿子,两个姑妈出嫁多年 ,母亲、叔叔婶婶都是在外工作的,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父亲带着我们姐妹三人在家过日子,过年才能聚在一起。

有什么意见不同的,大家包容忍让一下就过去了,所以我们的大家庭一直维持现状很多年,直到1985年因为一些经济方面的原因,父亲向爷爷出了要求分家。

最后的结果是分成了三家:爷爷奶奶一家;叔叔婶婶一家;父母带着我们们一家。

可我哭着闹着要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父亲只好流着泪同意了,把我吃的粮食称给爷爷奶奶,我就和爷爷奶奶一家,到了上初中。

父亲和叔叔屋里的物品归个人所有;粮食分为三份;炊具分开;大件的物品并不是很多,吃饭的八仙桌分给了老叔,楼上的一张用来做供桌的长条桌分给了父亲,这两件东西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有些年代了,现在这张长条桌还在我家楼上放着,用来放香灯火烛。一架缝纫机和新自行车也分给老叔,架子车和打谷机分给了父亲。

兄弟几个分家时,老房子归最小的儿子住,这是我们家乡的不成文的规定。

年老的父母都会觉得,小儿子成家晚,孩子年幼,比兄长们根基浅,没有能力建房子 就会把老房子分给小儿子,大的兄长们理应去自建房居住。

最重要最值钱的几间老屋分给了老叔,老叔拿出1000元钱帮助父亲建新房,等新房建好,父亲回带着我们离开老屋,搬到新房子里。

爷爷奶奶的养老问题也十分简单,平时老俩口在一块生活,生老病死的问题上,爷爷归父亲管,奶奶归老叔管。

后来的事实证明 ,父亲不仅很好的将爷爷养老送终,还承担了为奶奶养老送终的绝大部分责任,因为老叔老婶在外工作,爷爷奶奶的晚年都是由父亲照顾的。

许多人家都是在争吵和打闹中分家的,而我家平平静静的就把家分开了,在当时传为佳话。

而我自己,想起年少时的幼稚,伤了父母的心。

不过,我又一想,他们是会理解我的,我在某种意义上又陪伴了爷爷奶奶,也是一份孝心。

植树节的樱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