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真相》共读第2天

1.书中摘要

第二章 立身的原则

如何理解自我的个性

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恭就是恭敬。有些人天生态度拘谨,对人对事很恭敬;有些人生来昂头翘首,蛮不服气的样子。有的长官对这种人印象很坏,其实大可不必,这种态度是他的禀赋,他内心并不一定这样。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要随便被外在的态度所左右,尽量要客观

慎、勇、直,都是人的美德,很好的四种个性。但必须经过文化教育来中和,不得中和就成为偏激了,这四点也成了大毛病,并不一定对。太恭敬了,变成劳。我们中国人说“礼多必诈”,像王莽就很多礼。太谨慎了变得窝囊。太勇敢了,容易决断,变得冲动,有时会误了事情。太直了,有时不但不能成事,反而偾事。项羽的个性就是太勇、太直了。清代诗人王昙说他“误读兵书负项梁”,很有道理。所以教育文化非常重要,自己要晓得中和。

孔子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感悟:一个人做一件事,说一句话,都是第二生命,看到这里,真是被醍醐灌顶,或许自己,常常说话快,是没有想到那么多后患,只想到眼前……

成年人的第一课

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各有三话需要了解,就是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叫“存心养性”,道家说“修心炼性”。实际上,这就是生命的大科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