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候会在小区或公园里看到,一个孩子想要另一个孩子的玩具,那个孩子的父母说,“我们要分享玩具,给他玩吧!” 然后这个孩子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交出了玩具。一些宝妈们也经常在苦恼,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学会分享,说自己孩子太自私了,不愿意和别人分享。
的确,分享是社会美德,但是,很多家长教孩子分享的方法是错的。他们就只会一味地要求孩子交出玩具,要知道,分享不是让孩子把玩具给别人那么简单,这背后大有学问,要教会孩子做既会利人,又会利己的付出者。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亚当·格兰特教授写过一本书,题目叫《give and take》,意思是《付出与获取》,翻译成中文叫《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在浏览手机中的育儿观点时看到有人提到这本书,虽说是经济方面的书籍,但提到的关于分享这一块儿我觉得与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的育儿理论还是有十分贴切相通的。
作者说企业中有三种人,乐于分享的付出者、追求利益的获取者和斤斤计较的互利者。这三种人谁在公司里最成功呢?他发现,是付出者。但是,表现最不好的,恰恰也是付出者。仔细分析后,发现那些最不成功的,是只会利人不会利己的付出者, 他们往往为了帮助别人而耽误了自己的工作。最容易成功的,是既会利人又会利己的付出者,他们不但爱分享,而且善分享,知道怎么在获利和付出之间保持平衡。他们能够因为帮助别人而得到更多机会,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工作进度。
学会适当的付出和获取是对人生最重要的智慧。看起来我们今天在谈孩子会不会分享玩具这么一件小事,其实这里面就蕴含了影响孩子一生的分享智慧。
那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会真正的分享?作为宝妈一枚,我也是疑惑重重,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似乎找到了一些头绪。书中强调需要注意三个关键点:第一,孩子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第二,物权意识;第三,说“不”的勇气。
1.理解别人的情绪
想让孩子学会分享,就要先激发他们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力。研究表明,如果鼓励孩子去思考自己的分享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情绪,孩子就会更慷慨;如果让孩子想象自己的自私,会给空手而归的其他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情绪,也会让孩子更愿意分享。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向孩子澄清他人的感受,这能帮助宝宝们换位思考。如果孩子思考完还是决定不分享,就算了,尊重孩子的决定,不要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那项研究还表明,如果跟孩子澄清完他人的感受,就算这一次孩子不分享,之后孩子的分享行为也会大大提升。
所以,如果孩子好像还不会换位思考,不愿意分享,你也不用焦虑,引导他们体会情绪,给他们时间。孩子会在两三岁之间慢慢知道“分享”这个概念,他们会变得越来越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但是需要时间,最后才能慢慢自发和自主地分享。
2.物权意识
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受年龄的影响很大,但是物权意识的培养,就不太受年龄影响了。你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植入物权意识的概念,尽早培养,越早越好。
物权意识就是对一件物品的所有权的理解。比如儿童知道家里的哪些东西属于父母,哪些东西属于自己。你可能会问,孩子物权意识越强,觉得这东西是我的,是不是就越来越不喜欢分享?事实上正好相反。孩子越了解物权意识,越愿意分享。因为孩子知道,这个玩具是我的,我借给你玩,不等于它就变成你的,它最后还会回到我的手上。孩子对自己的玩具有安全感,会更愿意分享。 研究发现,学会熟练说“我的”和“你的”的2岁的宝宝,他们对属于自己的东西会更加看重,但同时也更有可能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出去。
3.学会说“不”
在这本书里提到了,如果你想做一个即会利人,又会利己的给予者,你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学会识别只懂索取的人,并向他们说“不”。书中提到有一则新闻,一位美国妈妈,面对公园里面一群强迫他儿子“分享”出自己玩具卡车的孩子,还有周围家长的冷嘲热讽,选择了顶住压力,站在孩子这边,这位妈妈说“孩子,你不是必须要去分享的”。小男孩的玩具实际上是想带给他认识的好朋友玩的,所以他不想分享给陌生人,男孩的妈妈看出了孩子的心思,就鼓励他拒绝:“如果你不想,你可以说不。”如果对方有不合理的要求,明知道孩子不愿意,还一味地要你把东西给他们,这是不尊重你孩子的物权,你这个时候要捍卫孩子的权利。如果你急着想显示自己的慷慨,把玩具一下给别人了,这个时候孩子就迷糊了,到底这个玩具是我的还是他的,为什么他可以拿走?
真正的分享,不是一味付出,不是有求必应,不是“老好人”。真正的分享,需要智慧,勇敢地跟索取者说“不”。说是育儿经,实则也是我们自己的做人基本,育儿的道路上往往都是先育己后育儿,让我们继续前行,在学习的路上与孩子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