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长期主义——【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昨天分三段时间,看完了【肖申克的救赎】,主角安迪*杜弗伦,在狱中的很多行动,可以说是深谋远虑,但是深究,就是长期主义。

影片主要讲的是一个银行家被蒙冤入狱,在监管最严格的监狱里,通过不到20年时间,用一把小小的石锤,挖出一条隧道通往下水管道,然后在五百米长的污水管道中爬出去,最终越狱成功的故事。

他在狱中,做成功了很多事情,例如搭建成功了图书馆,帮忙监狱长和很多预警进行报税,教出一个从目不识丁到被学校录取的徒弟,挖出一条逃生隧道等等。

而他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还遭受着惨绝人寰的待遇,例如周期性被狱友爆打,被惩罚独囚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他还能坚持信念作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就,我个人觉得是因为他身上的这几点特质,很值得自己学习。

一、快速接受现实,不自怨自艾

被蒙冤入狱,在庭审的时候,一切证据对自己不利,也没有大喊大叫,没有歇斯底里,只是重复说事实。

进入监狱之后,面对最难熬的第一夜,也是平静面对,在牢狱里也没有情绪失控。

即使对判决不认同,但是暂时接受了现实,没有抱怨没有对自己指责,平淡地接受现实。

二、目标坚定明确,不轻易放弃

我想他一入狱就有了一个坚定的想法:从这里出去。

所以他一进去,没有做任何无畏的挣扎,而是默默观察,一个月后,终于找狱中万事通买了一个工具:小石锤。这个小锤子,帮他挖了一条自由之路。

即使过程中困难重重,从来没有放弃。观察墙壁的石头质地,购买美女大海报,雕刻棋子作为掩护,环环相扣,步步维艰。

三、承受枯燥重复,越挫越勇

不管是挖通道(持续挖了快二十年),还是给上级州申请图书馆资金(坚持每周一封信写了六年,被拒绝后每周两封信指定申请成功),都是很枯燥,重复的工作,但是他没有放弃,每天做一点点,就算暂时没有成效,但是还是持续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