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成都书语学习的时候,还在思考教材的问题,今天的听课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当然信息量特别的大,还不能全部的融会贯通,只能是就自己现有的感受和体会,记录一下,深度学习还需要回去翻笔记,进行课堂实践和反思。
要想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在课堂内进行各种阅读课程的实施,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时间怎么挤?除了见缝插针的早上诵读,可以实施,要想有大块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只有在自己的语文课上,因为这个时间是自己的,没有任何人能占用。
要占用语文课做阅读,毫无疑问,教材的讲解就要进行压缩和精简,但同时还要把教材的任务完成,其实还是挺考验老师的水平的。
根据张建军老师的讲座,我自己设计的一个单元简单的设想,加上课下和张老师的交谈,初步对单元精简课时有了一点点的感知。
首先是要有非常精致的教学计划。对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要有清楚的认识。熟悉单元里面所有的课文,包括习题,涉及到的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或者快乐读书吧等相关的所有内容都要熟知。
其次是精心进行单元设计。单元所包含的所有内容都要清楚,结合教材内容,人文主题单元要素,考虑是准备进行任务型设计还是主题型设计。
个人觉得主题型设计,更集中探讨文本,更利于话题的设计和交流,并发展文本的语言秘密。
整个单元的所有教学内容按照主题探讨的目标进行精简设计。聚焦主题是重点,可以读写结合,课外阅读的链接。
第三是精准课型定位。根据单元设计,课时目标,对于课文的话题是否进行深度的探讨等,确定每一课时的详细目标和教学流程。
如果说每一个单元都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思考,设计和教学的话,节省出来的时间就会让孩子们大量的进行课外文本的阅读。是值得进行尝试和操作的。
至于主题阅读,实在是太挑战老师的能力了。
初步计划,三年级上学期班级继续学习《新编语文全阅读》,一方面进行教材整组单元t教学实践,另外一方面,借助《全阅读》,初步尝试主题阅读。
今天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很多内容别说记录了,拍照都来不及,更别提内化为自己的了。需要好好整理一番,开学实践,为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实施节省出足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