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读《当下的力量》这本书的时候,作者经常会提到开悟这个词,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很多人都听过的关于“开悟”的小故事。
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寺庙的一位小和尚问已经开悟的师父一个问题:“师父,请问你开悟之后和开悟之前做的事情有什么变化吗?”师傅回答说:“没有什么变化,每天都是做三件事,砍柴、吃饭和睡觉。”小和尚又问:“那开悟和不开悟不是一样的吗?”师傅回答说:“那当然不一样!我在开悟之前,是砍柴的时候想着吃饭,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又想着砍菜。所以内心总是各种纠结和矛盾,一点都不开心。我现在开悟之后,是砍柴的时候专心想着砍柴,吃饭的时候专心的吃饭,睡觉的时候安心的睡觉。所以我现在每天都开心和自在。”小和尚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地说,“师父,我懂了。”
这个小故事我以前听过很多遍,但以前每次都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故事听听而已,内心没有什么波动。
但是,当我这次看了《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又想起这个小故事的时候,才感觉这个小故事里蕴含着很深刻的含义。
我想,这个小故事也许是对“开悟”这个词最通俗的解释,它实际上就是在提醒人们时时刻刻要重视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活好当下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