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虽及时吃了药,但并没有完全遏制下去,浓浓的鼻音没了,头还是有点不太舒服。早上睡意朦胧间,先生询问想吃什么,帮我买点回来,实在没味口,就说随便,买什么吃什么,转念一想,这句话是他经常说的,也是我最讨厌的。每次准备早餐时问他吃什么,都说随便,随便,看似把主动权都交给了别人,实际上同时把难题也交给了别人。
随便的范围太广,随便中可能就有那个你不喜欢的,这是一种考验,考验着对方是否了解你。能够提出帮助买早点,已经很难得了,平时是很难想到的,不能有太多的考验,也不想让他太为难,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买两个腌菜粑吧。
人大多有着惯性思维,一件事情一旦形成固定模式之后,后面似乎是默守成规,按照我家的惯例,除去自行外出早餐外,在家时吃时早餐一般都是我负责,因此早餐他几乎没考虑过,也就没想着问我吃什么,今天是个例外。
我直接让他给我买两个粑吃,其实不太想吃,嘴巴里没味口,但想到要吃药,还是先吃点东西垫一下肚子。在床上闭目养神又躺了一会,下楼来到餐厅,他已经上班去了,早点已买好,是我说的腌菜粑,且是指定的那家的,并将菜也买回来了,有了目标,速度也快了起来,少了一些在市场纠结的时间,到哪买,买什么。早上迷迷糊糊中是听说他今天下班回来烧,看来是真实的,不是梦境,这是我没想到的。
以前有个类似的情况,大多数是极简餐应付。有一次头痛厉害,仍坚持起床,中午下了两碗面条,一人一碗,晚上他独自一人去应酬了,我一人在家,那日,我原本也是要去的,因头痛实在无法前去。那时没想着让他自己下面条吃,也没想着他下了面条带我吃,潜意识里,烧饭就是我的专利。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观念上有了转变,厨房有了他的一席之地,头疼脑热之时,也能吃上热饭热菜。不是他不愿做,是他没想着要做,很多事情也不是一成不变。有了创新,就能打破陈规。
等他下班回来,开始洗菜煮饭,对于菜品,没有过多要求,有一口吃的就很满足,考虑到没味口,他还特意买了腌萝卜菜,说调一下口味,也许就是普通的一道菜,普通的一个行为,说出来却多了份感动,有些话还是要说的,那份心意不说不明。
我以为他没了以前的关心,实则是换了种形式关心。当身体不适之时,关心也就来了。晚餐又单独加炒了两个菜,虽都是小菜,但心意已感受到了,再三阻止,不用炒许多菜,吃不了,他说,感冒了,味口不好,多炒两个菜吧。菜行吗?真的没有感觉到菜味,但在他的询问下,连连点头,连连称赞,那是心里的答案。
今天不是双休日,难得休息,坐享其成的一天,很是惬意,美中不足的是身体欠佳,难有十全十美,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