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在经历了昨天的Mid Season Invitation,又是把看书的进度拖了一拖,但是欣赏精彩绝伦的比赛和看书在我看来是同样重要的,在我这个人眼里,任何事物的第一印象都是极为重要的,任何事情的感知都必须经历严格而且规整的过程才能够使我信服,这也是我为什么钟爱东野书目的原因,所有案件的破解都是可以通过一点点蛛丝马迹来完成的,绝对不存在说是完美的作案,或许《白金数据》中有些人企图制造这样一种可以让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作案却不被察觉的体系,但最终是破灭了,不存档不被人察觉绝对不等同于不被人发现,我相信真相一定是可以被昭示的(貌似又扯远了)。
好的,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本东野自称沿用了《谁杀了她》模式,但只是嫌疑人增加到了三个的《我杀了他》吧。
鉴于自己经历了《谁杀了她》的洗礼,所以《我杀了他》的分析我只是借鉴了少许网上的吧友和东野书迷的看法,基本的大体思路还是依照着以书为本的原则来写的。
剧透警告!!!(当然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so我的分析不见得是绝对正确)
凶手是直之!!!
我想先讲一下故事,故事本身我觉得就十分精彩,甚至每一个关系单独拿出来之后都可以独立成书,渣男诚,乱伦兄妹神林和美和子,被诚欺骗的准子和香织,被迫呆在诚身边的直之(深爱准子的直之),ok,介绍人物的同时,貌似也介绍了部分人物关系。
贵弘和美和子自幼父母双亡,二人被迫分开寄居在不同亲戚家生活,直到快成人才又生活在了一起,缺少了童年的陪伴,在两个人的眼里,双方似乎并不仅仅认为彼此是相依为靠兄妹,而更多的是以异性来看待彼此,并偷吃了禁果,二人的关系只能用微妙来形容,既然是分析凶手是谁,那么关于这一点我们就不介绍过多。而对于渣男诚,则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在前些日子的空间小秘密之中,偶然间看到了关于渣男的科学定义,渣男要具备高富帅这三个特点,很明显诚具备,而且他还在和异性相处时有独到的人格魅力,不然美和子也不会纠结到最后也要去查明真凶是谁,诚欺骗了准子和香织,一个是宠物医院的医生,一个是自己的编辑,不仅让对方怀了孕,而且让对方堕胎,实在渣男实锤。直之则是相当于被诚救济了一波,所以一直在诚的事务所中帮助诚处理一些特别繁琐和冗杂的事情,但他深爱着准子,这点在准子自杀之后,直之痛哭可以明显看出,这也是他成为凶手的根因。
引用加贺对于案件的描述来让大家对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个大体了解“诚在和美和子的婚礼上吃了毒药而身亡,酒店的服务生看到诚在婚礼开始之前服用了鼻炎药。后来,警方发现了准子的尸体,遗书,毒药粉末和填装毒药的胶囊。因此,主流看法是这是由准子策划的殉情案件”案件的本身差不多就是如此,我自己不想讲太多书中对于每一个人的细节描述,这是需要读者本身去细细发掘的,我也不想去分析另外两个人究竟为何不是凶手,因为这就和做单选题一样,如果无法排除,那么就用最为正确的放大去求的最后的结果便好,而我接下来对于直之的分析,应该是东野心中真凶!
既然真凶是直之那么我们单独从其个人经历来看,直之最开始是一名会计,但因为沉迷赌博而擅自建立假的公司账户挪用公款,事情被上级领导发现后被要求偿还债务,然而一介赌徒哪来的钱去还债,这时,诚出现了,此时的诚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他帮助直之偿还债务并提供给直之一份很好的工作,这对于直至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直之在后来能够帮助诚做牛做马。而对于准子,直之是和准子在一栋公寓的,并且通过家里的俄罗斯猫和在宠物医院工作的准子认识,准子在知道自己是在诚公司干活的时候,十分高兴,因为准子是诚的书迷,通过直之的引见,准子和诚相恋了,其实在这之前,直之就喜欢上了准子,不能说是单纯的喜欢了吧,应该是爱了吧,是什么样的爱让直之每周都抱着自己的猫去找准子,并且约直之喝下午茶呢?在知道准子和诚在一起后,直之内心并无太多波动,他或许只是想在远处守望着准子幸福就好了吧,即使不在一起,但就是这种看似十分仁厚的心理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在诚狠心抛弃了准子后,很快找到了新欢,而这仅仅是为了美和子的人气,而不是真正的爱,直之明确了诚的渣男形象,在心中便放弃了对诚一直以来的言听计从,当准子自杀的那个晚上,直之接到了准子电话之后,飞奔去诚的院子,发现准子的尸体和遗书后,我想这时的直之在心中就已经想杀了诚,但他还没有那么浓的杀意,当他和诚将准子的尸体搬回准子的公寓之后,直之察觉到了准子的真正用意,决定替准子完成未完成的计划。
准子在自杀之前利用宠物医院的药物制作了毒药胶囊,准子也同样知道诚患有鼻炎,需要长期服药,于是利用这一点,准子决定利用毒胶囊来殉情,在制作过程中,她或是因为时间的原因,制作了11枚完整的毒胶囊和一枚并未封合闭口的胶囊,准子将2枚毒胶囊放在了诚的怀表状药盒中,但却被美和子认为是过期的药扔掉,这两枚胶囊后来被贵弘捡起,并给道路上的猫或狗吃掉,贵弘是因为看到了准子放药的全过程所以便去尝试去看这药到底是什么,谁知竟然是毒药,2枚毒药我们无法确定究竟是否全部用掉,但根据加贺最后的判断,我们可以推测真凶既然只有一个,那么两枚毒药无论是否完全用掉,应该是都用掉了,扔掉了也无所谓,因为贵弘手中还剩下一枚毒胶囊,这枚胶囊来在直之,是直之利用知晓贵弘和美和子关系这一把柄威胁贵弘去杀掉诚,然而贵弘并没有按照指示去做,因为他知道自己杀掉诚并不会换回美和子的心,反而只会让美和子伤心,后面美和子查明真凶的强硬态度也证明了贵弘的态度是正确的。香织也同样在准子的公寓偷走了一枚毒胶囊,但这枚胶囊一直被她保存,并没有用来害人,但香织知道直之也偷走了毒胶囊,在书中描写中,香织最后一眼看到准子公寓中的药瓶中毒胶囊数是6枚,但警察发现时却只剩下了5枚,我们不妨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5枚剩余胶囊+2枚被美和子扔掉的胶囊+香织偷走的1枚胶囊+1枚准子自己服用自杀的胶囊+1枚直之自称偷走的胶囊=10枚,对吧,只有10枚,但完整的毒胶囊有11枚,为何会少一枚,貌似距离真相又远了,但加贺还是加贺,真相永远只有一个(来自某二年级小学生),加贺在故事的最后拿出了三样重要物证,美和子的手提包,药瓶,怀表状小药盒,那么这三样物证究竟怎么样指明真凶呢,首先时美和子的手提包,明显手提包只有美和子,西和小姐,贵弘碰过,但真凶不可能是美和子,因为只在另外的三个人中,所以故事最后还以为要来一波乌龙,但明显没有,那贵弘的嫌疑呢,现在还没有洗清,而加贺的一番话让我的目光锁定在了直之身上,加贺说到这三样物证中查到了和本次案件的嫌疑人完全不一样的指纹,警局高层认为只是和案件无关的人,但加贺不这么认为,根据加贺的性格,他总是在掌握里大量证据印证了自己的猜测之后才会去公布真相,让犯人自己破绽百出,来揭示真相,这次也是这般,关键物证便是怀表状药盒,上面查出了诚的前妻指纹,而离婚多年的诚的身边物品怎么会有前妻的指纹,书中提到了诚和前妻有着一对完全一样的药盒,那么在案发现场被发现的药盒居然是诚的前妻的,而诚前妻的物品一直被直之在事务所中保存,而且在婚礼当天直之不经意间在向酒店服务生求证诚有没有服药,这一细节也在昭示凶手,而且对于诚死后直之的心理描写“我终于杀了穗高诚!”这般恐怖的心理,是在难以想象是个痴情人所想,然而却正是因为那份并不完整的爱击溃了直之心理防线,他设置了三条途径杀死诚,一处是香织,一处是贵弘,最后是绝杀,无论前两条路能否走通,最后绝杀一定可以杀死诚,只是为了帮准子报仇。
案件到此结束,书的最后以凶手就是你结束,回读寻找真相的过程着实有趣,全书想要表达的和书中精彩的推理过程令我震惊,诚然,这本书和《谁杀了她》其实地位是差不多的,我也本来想来个姊妹篇,但很可惜,《我杀了他》采用三个人变换的第一人称视角,以时间顺叙行文,写作技巧高于前者,但对于真凶的推导却是更容易一些,因为人多了之后可以很容易去排除,而若只是两个人有嫌疑,那么真相的发掘则会变得十分艰难,看前者时我是真的根本看不出谁是凶手,而后者则相对简单了不少。
总结一下吧,不做渣男,不做舔狗,千万别看轻自己,勇敢去爱,享受推理,享受追寻真相的过程!
本文写于2019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