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1

写在前面:作为一个想在基础教育领域(也被称为K12领域)中搞些事情的人,笔者可以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尝试过很多方向。当过老师,带过家教,搞过教研,做过辅导,编过内容,卖过资料,混过产品,办过学校。好吧,以上纯属搞笑。下面严肃一点,本文中包括了一些个人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中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完整的成果由于一些原因恕不能提供,这里给出的是一些可以分享的数据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在互联网备课产品设计方向上思考和实践的朋友。


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为主,家校互动配合完成的一个过程。而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角色——教师,就成为了教学产品的核心用户。一般认为,一个教学活动是从教师备课开始的。因此,在教育科技公司研发教学产品时,针对教师备课的行为,产生了不少的产品设计,其中有硬件、有软件。

实际上,备课是一个刚需,不备课就开展教学的老师,不能说一个都没有,但是凤毛麟角。充分的备课是一个优质教学活动的必要因素。而现实中教师的备课行为却存在不同层次的差异。笔者曾经参与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教师的备课行为可以分为三类:

1、浅层备课(12.6%):简单的浏览常规、基础教学资料;

2、中层备课(72.3%):梳理已有教学资料,适当修改;

3、深层备课(15.1%):制作或深度改编各类资源;

浅层备课中,教师浏览的常基础教学资料主要包括:教材(当前版本)及其配套的教参(或教师用书)、教辅(一般为练习册)、试卷及作业。教师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浏览,了解主要的教学内容,就完成了备课。这些教师,并不会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和准备,教学过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其教学内容、方式几乎不变。撰写的教案几乎照搬原有教案,甚至抄袭。

中层备课中,教师梳理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当前版本及近期更换的版本)及教参、教辅、试卷、作业、教案、教具、课件(主要是PPT)。教师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梳理,将其中确实不合适的部分修改、替换乃至删减掉,就完成了备课。这些教师对教学过程有设计和准备,教学过程比较明确。教学内容、方式会有适当改进。撰写的教案也是右所改变的。这些教师会存在在线搜索资源的行为,其中以习题为主(占88.2%),其次是课件或多媒体素材(占8.6%),偶尔会搜索教案(占3.2%)。对资源的修改基本上使用离线软件(word、ppt、excel为主,即使软件有在线功能,也基本不使用)。

深层备课中,教师制作或改编的资源,与中层备课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对其内容的编辑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深层备课时在线搜索资源的时间会比中层备课时,高出数倍到十数倍。其对资源的需求虽仍然以习题(占64.5%)、课件、多媒体素材为主(占23.3%),但对教案的搜索比例也大幅度的提高(占12.2%)。但是对于资源的修改仍然使用离线软件(仍然是word、ppt、excel为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三种备课形式并不是分为三种教师,事实上,每个教师都会存在三种备课形式。所不同的是时间频率。在最频繁的深层备课阶段(一般是刚刚工作的3年内)其周期是以周记的(既1周或几周完成1次),过了这个阶段之后便是以月记的(1个月甚至几个月开展1次)。中层备课的频率最高,周期以天记(1到3天完成1次)。然而,中层备课中在线搜索资源的比例却是不高,仅为13.7%。更多的资料还是来源于线下,备课动作也在线下完成。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教学课件中,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还是PPT,其比例达到了76.8%。好了,备课的问题就说到这里。什么?结论是什么?这个笔者就不多说了,见仁见智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原则。心理辅导活动课应该是有其自身运作规律的,遵循这些规律,辅导现场就生机勃勃,违反这些规律,...
    韩静_340c阅读 203评论 0 0
  • 前不久,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新老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组织了一次师徒结对的活动,由教龄长的老教师帮助新老师,涉及教学工作...
    吳视界_9494阅读 127评论 0 0
  • 美好的2017年过去了,2018已掀开了新的一页,愿所有的简友都能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收获幸运,幸福,健康平安。 20...
    红尘紫陌阅读 532评论 19 17
  • 文/夏夏 我会拍片。这门手艺如何变成钱呢? 这些年,周边的人知道我是做导演的,常会请我帮他们做这些事情: 1 家...
    夏夏手记阅读 518评论 1 1
  • 最近喜欢中国足球的球迷可谓是心情复杂的。首先是平均30+的国足准主力,在西亚被以U23为主的卡塔尔队耍的团团转。U...
    枫桥落夜阅读 35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