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还需要读书吗?我的直接回答就是:“当然了,肯定。”
但实际上读书的状态却决定了读书的质量。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反过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也是他的阅读史。这种相辅相成完全可以与读书的状态齐头并进。
零星片点的阅读,就像是吃了快餐一样,消化的快,味道遗忘的也迅速。
现如今,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阅读却无疑还是人类精神食粮的一部分,在千年发展过程中由甲骨文(甲骨之书)、钟鼎文(青铜之书)、石鼓文(石头之书)、简牍(竹木之书)、帛书、纸本书,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视觉意义的“看书”是传统阅读的主要形式。
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电话、电视、电影、移动终端等“机器媒介系统”彻底的使信息传播发生深刻的变化。
自然,阅读的方式也开始以多样化的存在,比如手机阅读,电子阅读,网络阅读,平板阅读,……我们一方面在不习惯这样的阅读习惯中慢慢被同化,因为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信息量大,传播迅速等受到读者的钟爱。
并且,现在的家长也慢慢接受孩子进行这样的阅读,孩子对新事物的接受最迅速,数字阅读进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开始在一心二用的时候,听书,听电影,听讲座……这些也是一种阅读。
至于每个人采用的是纸质,还是电子档,还是听书……最重要的是阅读有没有与文本产生对话,有没有激发情感,有没有启发读者的思维与灵感,有没有促进内心深处的灵魂。只要是与文本互动,总会有被击中,被点醒的时刻。
作为一个人,我们需要在阅读中提升自己;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仅仅是作为一个人存在,还是连同一个师者共存?
我想,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泉水。而这个,更需要在阅读发生改变的今日,既要接受新的阅读方式,让自己成为走在前端的体验者。
然后,尝试指导孩子在浩如烟海的网络里学会选择和辨别,筛选和反思,学会探索互联网+阅读的新方式,学会自我识别网络的不良信息。
而这个对于我来说,其实是一个短板,我还不太明白如何进行,但却给我一个提醒,那就是只有在各方面做到阅读,既接受传统的纸质阅读,也接受新式的电子阅读,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升阅读的格局,才能给学生一个榜样。
也就是,人在,阅读在!
教育在,阅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