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媒介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渠道,当我们的长时间的注意力聚焦让步于电影,碎片化的注意力投入于短视频时,搜索引擎取代了博览群书的智者时,阅读,似乎变得可有可无,大部分人的阅读需求被窄化成了不想读的教科书(必读书)和读不进的闲书,一个问题如此悲哀也是如此真挚的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真的还需要读书吗?
我可以明确给出答案,需要,而且我们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更真切的需要阅读。如果你真的想要取得进步的话,一年翻阅30本书是一个人追求向上的状态,没有放弃自己的最起码的标准。
1.我们为什么阅读
可以从两个方面概述,一个是功利性的,一个是非功利性的
先从非功利的说起,用毛姆的话说就是,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它首先应该是让人感到越愉快的,它没有时间的制约,你可以随时开始,随便读多长时间,在有其他事情要忙时又能随时放下。
也很少有其他娱乐的开销像读书一样少,公共图书馆和普及版图书都能在不怎么花钱的前提下给人带来快乐,你甚至可以花一餐午饭的钱就可以获得和千百年前古代哲人对话的机会,和苏格拉底辩论什么是善与恶,和孔子畅谈君子之道,在佛陀的座下看莲花步步盛开,在函谷关上,望见一匹青牛远行...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心驰神往的呢?
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痛苦与不幸。
至于其他的信息获取渠道,则像是逃难。
短视频的普及让我们对于复杂情感的认知不耐受,对某种单向思维的热衷。那种对待情感方面的需求减弱了,对待更直接,更具视觉冲击力的需求增加了,它的价值不再是它所赋予的价值或情感接触,它的无意义反而成就了它的意义,人们需要的就是那种轻薄无物
而如今,在年轻人之中,文字都变得累赘,最直接的就是图像。于是,短视频成为了最流行的媒介。在短视频的时代,说理变得日益的不可能
而文字,用尼尔波兹曼的对于文字的定义: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铅字那种有序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能够培养沃尔特·翁格所说的”对于知识的分析管理能力”。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他需要你进行大脑的转换和思考。
但图像是直接的,罗伯特·麦克尼尔说,制作新闻节目的奥义是:“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需精妙含义;以视觉刺激代替思想;
图像天然拥有大规模传播的基础,它提供的是一种瞬间的流动性的内容,我们的大脑不再运作,不再思考,只是任人摆布。在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在技术上为反智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条件和空间条件,乃至心智结构。浅显、碎片化的媒介以及纷繁迷乱的娱乐生活正在一点一滴的蚕食我们的思考能力,沉浸在“奶头乐”中。
当它在逐渐取代的也正是我们对于具体内容的表达能力,等什么时候我们看到晚霞和飞鸟,不再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是被一张不知所云的表情包所取代的时候,人类的思想又将匮乏到什么程度呢?
2.读书有什么用
继而说功利性的,很多人抱怨,为什么自己读了很多书却仍旧过不好一生,于是,得出一个简单且粗暴的结论,读书没用。
其实把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知道”永远不等于“做到”
就像罗翔说的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
王阳明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不知。”知行本是一体的,知道但不去做,那就是不知道。
“听过”还不是“真知”,知行合一才是真知。仅仅“听过”当然不足以让你“过好”,幸福不是“听来”的,是要行动“做出来”的。
读了很多书并不能让你真正越过做到的鸿沟,相反,很多时候,它会让你感到深深的无力感,因为你所面对的是如此复杂的世界。
书本的魅力是启发你“知道”怎么去“做”,知道自己为何要去这么做,获有勇气去这么做,当书本中的一些知识真正触动到你,让你开始反思自己的时候,会改变你的人生态度,审视你的内心,让你重新评价自己的生活究竟值不值得过。
如果你觉得这还是太虚无缥缈的话,没有动力的话,那么还可以给出一个更加实际的思路。
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那你有想过,你一个问题从诞生到解决有几个步骤吗?
第一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关好冰箱,emmm,不对
是1.发生问题 2.弄清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困难 3.想出解决办法 4.挑选和使用解决办法,直至解决问题 5.证明问题已解决。
而这里面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就在于第三步。
出现问题了,全靠有主意。主意从哪儿来呢?从学问经验中来。没有智识的人,见了问题,两眼白瞪瞪,抓耳挠腮,一个主意都不来。学问丰富的人,见着困难问题,可以问柏拉图,可以问庄子,可以问马克思,实在没办法了,佛陀走到面前,笑嘻嘻的在你脑袋敲了一下,“空”,一切便迎刃而解了。于是,所有点子,挤上来,涌上来,请求你录用。
读书是过去智识学问经验的记录,而智识学问经验就是要用在这时候。
3.如何正确看待电子阅读
而伴随着碎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一个有趣的鄙视链也就应运而生了,即纸质书的看不起看kindle的,看kindle的瞧不起用智能手机阅读的。
本质上来说,这种优越感的最大体现,就是对碎片化阅读人群的鄙视。
但,重要的是阅读,而不是如何阅读
如果一个人善于获取知识,也愿意去主动探索新的边界和思考范畴,那么,即使是简单的碎片化阅读,通过之后的自行补充,也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
阅读体系,换言之,即使是碎片也能够成为知识载体。对于电子阅读的转变,其实我只想说,它仅仅是一种阅读方式的转变,一种知识载体的转变,也是近年来,电子浏览终端的转移的一次集中体现。
但它并没有改变了知识获取的习惯,也没有必要引发了人们的阅读忧虑,它仅仅是一种阅读方式。
过度的沉溺于对于电子书还是实体书的选择和区别,在我看来,反而是一种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一种自我标榜的行为,现实告诉我们,许多人的逻辑思维、三观和认知,根本不具备选书和读书的能力。对于这部分来说,纸质书和电子书其实都一样,他们终其一生,都无法通过读书来扭转自己的认知障碍。
读什么?
首先一句是,阅读应该是令人感到愉快的,这个是前提,如果你在阅读一本令自己痛苦万分,完全找不到任何乐趣(这里的乐趣不狭隘的包括,恍然大悟的快乐,即你通过艰深的阅读,获得一种灵智启发的感受)的书,那我还是建议你,放下它,或许,等再过一段时间,它才适合你。
目前主流的阅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博览群书,不求甚解
你可以为了阅读而阅读,如果你刚开始读书或者久违地为自己抽出一点时间阅读,我更推荐这种,不需要一开始就很目的性明确的去读哲学经典,文学经典,这样大概率的结果是,你每一个字都看得懂,但拼在一起就不认识了,完全可以从基督山伯爵或者金庸小说,悬疑小说这种带有很强剧情性的,情节跌宕起伏的书入手(这里不太推荐网络小说,没营养),即使你适应了高密度的阅读,也有了做笔记的习惯,这个方式也可以帮助你找到最开始阅读的快乐和初心。
第二种就是读经典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读经典就是读自己
在这里,你也是包法利夫人,也是梅什金公爵,是吉姆爵爷,是《茫茫黑夜漫游》里的逃兵巴尔达木,是《鼠疫》里的医生贝尔纳里厄,是奥斯特里茨的苍茫天空下等待死亡的安德烈王子,是滑铁卢战场上的法布里斯,是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 萨姆沙,和被人在胸口捅了一刀的K,是《湖》里那个长着猿猴脚的教师银平--他追踪一个女学生一直到了战场刚被夷为平地的东京,是睡美人里的那个老江口为了能够抚摸睡美人而不惜解囊,是马尔罗《人类的命运》中方的上海共产主义者邱,是《水浒》里108好汉中的无论哪一个。是扑向铁轨的那一刻的安娜卡列尼娜,我能活在我的生命里,因为我比我自己要高大更多样,我是男人,女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中国人,我死而复活千次万次
简要说下我对经典的定义,首先,最简单的标准当然是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第二,它在语言上有所创新,一部经典,不只是情节,也是词汇的艺术,词汇本身就有自己的节奏,它不再只是单纯的讲述故事的运作工具,而是写作艺术的材质。第三是它价值的高度,对人类重大问题的回应和关切,它具有跨越时代和地域的能力,跨越阶级、民族、宗教的能力,具有某种普适性与恒久性,第四是共鸣的广度,它本身不作判断,它把选择权留给了我们,我们看到的其实不一定是别人的人生,而是自己的丰富性,可能性。
写在最后
最后,还是让我们回到当初那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这里,借用《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阐述:‘书 像鲨鱼一样,它已经存在很久 了,在遥远的未来也将存在,因为它在进化中已得到证明。
顺便推荐下我个人2021年的top5,有些是重读,精读后的,纯个人向:
1.《当下的力量》
2.《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3.《悉达多》
4.《作为方法的中国》
5.《哲学家都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