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练感悟—观察员
焦点里,会重点探讨对方想要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了解对方的需要。因为,只有了解到对方的真实需要,咨询才有方向性,才知道聊什么是对来访者有帮助的。
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只有我们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在意的、看重的,我们给出的东西才是对方要的。
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些需要,只是有时候我们或许也没有认真去觉察、思考自己的需要是什么?帮助孩子一起探索、觉察他们行为背后的需要,也是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功课。尤其是孩子有一些不良行为问题的时候,更要去搞清楚背后的需要是什么,一起去讨论是否有更加好的方式去满足这个需要,以及原有方式和新的方式不同,我这样的行为是否真的到达我的目的呢?
如果孩子不能敞开心扉真实表达需要,而是防御、回避的模式,我们就无法真正去帮助到孩子。如何让孩子卸下防御,敞开心扉可能是需要先思考的问题。
写到这里,让我想到需要层次理论的意义之所在了,对于我们探索自己内在需要给了一个清晰的方向,从哪些层面去觉察自己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要是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被行为科学所吸取,并成为行为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
安全需要(safety need):人们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例子: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马斯洛分为两类:(一) 尊重自己(尊严、成就、掌握、独立)和(二) 对他人的名誉或尊重(例如地位、威望)。
认知需求(Cognitive needs)- 知识和理解、好奇心、探索、意义和可预测性需求。(马斯洛,1970a)
审美需求(Aesthetic needs)- 欣赏和寻找美,平衡,形式等。(马斯洛,1970a)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need):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超越需要(Transcendence needs)- 一个人的动机是超越个人自我的价值观
当然,任何一个理论或许都有其局限性,大多数行为是多动机的,即同时由多个基本需求决定,理论并未明确。对需要的探索,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和途径,对于行为的调整也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暂时性的,因为人本身也是有自我发展和复原的能力的,只要激发出她生命中那个向好的种子。执着于问题上,或许也会使问题固着。总之,有效继续,无效改变,改变都是先从一点点尝试慢慢发生的。
约练感悟—观察员
1、重新建构的视角对来访者的状态有了新的解读,让来访者对自己的些许自责转为更多的接纳、被赋能,也愿意说得更多些。
2、咨询师做多少,取决于来访者的自身的情况,有些只需要找准地方,轻轻点一下,来访者会完成自我梳理和思考。
3、借用重要他人的力量,刘老师怎么讲课的,带给你什么感受?好的问句,可以启发对方更多的思考。
4、有时候咨询师可能比来访者更懂自己,精准反馈来访者想说而未说出的话是一种深度的共情,来访者有一种“被懂”的美好感觉。
5、幸福感是比较出来的,自己有了幸福感才有传递的意愿,才能给得出来。
6、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如何去感知、提升自己感受幸福的能力,改变看问题的视角也是一种方法。
6、讲什么内容不重要,关键是这件事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看到这一点,也降低了对这件事情上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