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制冷剂

缪舢/文

制冷剂市场的价格曲线从未如此陡峭。

7月21日至22日,第三代主流制冷剂R32单日各涨500元/吨,短短两天千元的涨幅创下行业纪录。7月22日R32价格毫不费力,轻松站上5.5万元/吨高位。若将时间轴拉长,其价格轨迹更令人眩晕,一路疯狂上涨:从2024年初的1.7万元/吨到2025年7月的5.5万元/吨,R32累计涨幅达223.5%,彻底摆脱了传统化工品的周期波动。

01 价格狂飙:政策与高温的双重协奏

固然,今年夏季高温是制冷剂价格狂飙的重要因素。进入7月,全国多地气温突破40℃,就连往年夏季凉爽的东北也一反常态,持续高温强势霸榜,各家空调厂商紧急从南方调安装师傅去东北。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处在高温模式下,空调的热销带动了制冷剂的价格大涨。

但高温仅是加剧了制冷剂价格曲线的陡峭度,这轮涨势已持续18个月,彻底颠覆传统化工品周期规律。

导致制冷剂价格持续一年多强劲上涨真正的引擎,在于供需结构的根本性逆转。从供给端看,2024年实施的第三代制冷剂(HFCs)配额制度冻结了产能天花板——中国持有《基加利修正案》下全球74%的HFCs生产配额。而在需求端,2025年前5个月国内空调产量1.35亿台,同比增长4.74%,新能源汽车产量激增则使车用制冷剂需求水涨船高。

02 新秩序诞生:从周期品到特许经营权

制冷剂行业的本质正在发生质变。正如一家头部企业在投资者会议上直言,行业已形成“全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许经营权+配额集中”的商业模式,其非周期性特征日益凸显。这一判断揭示了制冷剂价格一路飙升至今不回头的深层逻辑:

核心是供给垄断化:HFCs配额冻结至2029年,新玩家入场通道彻底关闭,前六家企业掌控80%以上市场份额。市场供给寡头垄断带来生产格局集中化,由此又带来定价权集中。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天三美的R125产能或巨化的R32产能轻微波动,便足以引发价格地震。

此时的制冷剂已脱离普通化工品属性,蜕变为“生产许可证”驱动的特许经营物,掀起配额制度下的特许经营狂潮。其价值不取决于成本,而源于配额创造的稀缺性,制冷剂生产资质成了巨头们的印钞许可证。

03 寡头盛宴:配额持有者的暴利时代

随着三季度长协价落地,R32锁定5万元/吨(环比上涨4000元/吨),R410A锁定4.9万元/吨(环比涨2000元/吨),利润向头部企业汇聚的通道已然畅通。

市场分化趋势愈发明显。从半年报预告可见这场财富向头部企业集中,分配不均衡。头部企业凭借配额、技术储备和规模效应构建护城河,而中小企业在配额收紧与环保核查双重挤压下加速出清,制冷剂行业进入“配额为王”阶段。

04 涨价可持续性:三重引擎推动长景气周期

制冷剂价格从现在5.5万元/吨,冲击6万元/吨的预测并非空谈,其背后是三重动力系统的持续运转:

第一, 政策动力: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基加利修正案》要求,2025年HCFCs配额较基线削减67.5%。具体到R22,2025年生产配额为14.91万吨,较基线削减17.42%。淘汰进程加速迫使维修市场转向HFCs制冷剂,新增需求约3万吨/年 ,主要集中在R32和R125两种第三代主流制冷剂。

第二,全球化动力:传统上,制冷剂需求呈现“北半球冬季维修+夏季新机安装”的季节性波动,但中国企业通过南半球市场布局,将全年需求曲线熨平。印度尼西亚、中东等“全球南方”市场的空调安装旺季(6-9月)与中国生产周期形成错峰,企业通过动态调节出口节奏,实现“淡季不淡”。2025年一季度,R32出口均价已突破5万元/吨,与内贸价差收窄至5%,内外贸协同效应显著。

第三.,技术替代引擎:尽管四代制冷剂(HFOs)当前因15-18万元/吨高价难以普及,但欧盟2030年禁售HFCs的预期,正倒逼中国企业加速布局,为下一次技术迭代储备筹码,第四代制冷剂价格从问世到普及也将是一个高价缓慢回落的过程。

05 暗流涌动:非法产能与行业自律的攻防

暴利必然催生灰色地带。当正规渠道R32突破5.5万元/吨,非法产品以低价倾销,蚕食制冷剂的维修和换气市场。这些掺杂二甲醚或氯甲烷的“黑气”,不仅引发爆炸风险,更可能因使用禁用ODS物质招致国际制裁。

行业的反击在7月15日达到高潮:八家头部企业宣布设立“打非专项基金”,悬赏百万举报非法生产。这场自发整肃绝非道德觉醒,而是对配额资产的价值保卫战——每清除1万吨非法产能,就意味着合法企业理论上收获5亿元利润空间。

制冷剂的疯狂终将退潮,但配额制度缔造的新秩序已然稳固。当R32价格锚定在5万元/吨的长协价上,当制冷剂巨头们凭借一纸生产许可证,一年收割百亿利润,这个曾经平凡的化工细分领域,正将氟化工中的一种工业气体变成比茅台更稳定的暴利之源,完成了向“特许经营”的惊险一跃。

全球变暖的威胁与空调外机的轰鸣声中,制冷剂巨头的财富故事仍将续写。而那张薄薄的配额许可证,正在高温炙烤下散发出黄金般的光芒。

(本文数据来源: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上海证券报、百川盈孚、中国化工报、生态环境部2024年配额公示、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报告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