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微泄底,不影响阅读原著快感。感觉写得还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卡卡读推理”。
《魍魉之匣》,京极夏彦作品,豆瓣评分:
这个评分低了,大多是因为看得不耐烦。
也难怪。
这本小说集推理、科幻、魔幻、惊悚、恋愛、暗黑、崩坏等各种要素于一身,很魔性,很另类,很妖娆。从内容、结构甚至创作思想上,也和很多推理小说大不一样,毕竟是“妖怪推理”……
再加上作者不停地炫学,在情节关键处插入大篇论文一样的怪东西,更是让人抓狂。
但卡卡想说,没有认真读过的人,都错过了神作。
下面进入正题。
故事发生在1952年(小说中的“昭和27年”)。
一对性格敏感而多变的青春期少女月夜共游,一人跌落轨道,被电车撞成重伤。
重伤的加菜子被送进诡异的黑箱子,不久后失踪。
又连续发生了年轻少女分尸案,手啊,脚啊,有的装箱扔进湖里,有的打包塞进墙缝,反正弄得满世界都是。
而“拜箱神教”堂而皇之地出没于市井之中,驱魔除邪,收受供奉,网罗信徒。
各种蛇精病纷纷登场,一派乱世之像。
冷血的科学怪人美马坂,被称为“地狱来的魔术师”、“不死术研究者”。
他研究的资金一度来自于政府,因为“日本有唯一一位不惜动用巨资也不能使之驾崩的存在”
《盗墓笔记》的粉应该熟悉这一句吧?
他解释自己的行为时用了这句话“你一生都活在梦里,何以得知那就是梦?”
《火影忍者》、《黑客帝国》的粉对这句话有共鸣吧?
迷雾缠身的退役女星阳子。
“恋箱癖”年轻作家久保竣公。
似乎不知幸福为何物的雨宫。
终于看不下去了,侦探闪亮登场。一番调查研究后,发现加菜子失踪案、少女分尸案后面隐藏着种种龌蹉黑暗的东西,于是组团到BOSS家里砸场子。
当然,仍以嘴炮能力MAX的京极堂为主C,其他人负责跑龙套和打酱油。
京极堂,即中禅寺秋彦,古书店主,阴阳师。(PS:京极夏彦作为妖怪画师的美称正是:京极堂主。)
在侦探组中负责解谜。
他长发飘飘,身穿和服,面带病容,经常“摆着一张如丧考妣的臭脸”,主业是旧书店“京极堂”的店主,副业是帮人除鬼驱魔。
记忆力惊人,移动图书馆。
语录,“这世上没有不可思议之事,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发生可能发生之事。”
前去解开谜团时常常身着染有晴明桔梗(五芒星)的黑色简便和服,带着手甲,黑袜黑木屐。冬季外面穿着黑色和服外套,除妖时不念咒,不施法,不祭器,清一色打嘴炮,常把对方辩死,或者,活活喷死。
《魍魉之匣》中被比作“黑鸦”。
榎木津礼二郎,玫瑰十字侦探社(动画里译为蔷薇十字侦探社)的侦探,有异能。
侦探组中的颜值担当,负责搞笑。
帅哥一枚,褐色瞳孔,白皙皮肤,阳光照耀下,头发还会显出比褐色更淡的茶色来,像个西洋的瓷器娃娃。
但衣着品味从来没有对过。
视力不好,偏偏左眼有特异功能,能够看到他人的记忆。
对别人的名字过目即忘,然后随便取个外号应付。
木长修太郎
豪杰刑警,善恶二元论者,遇事冲动;纯情男子汉,有恋爱恐惧症。
负责“让复杂的事情更复杂”。
本作中单恋阳子。
他的毛发像铁丝般粗硬,脸庞粗犷方正,腮帮子异常突出,国字脸,身体强健。
语录“不要背离法律,让它站在你这边”,可自己却做不到。
个性执著却又不怕打击,极端习惯失恋。这句话让人想到樱木花道。
关口巽
作家,有抑郁症、脸红症、社交恐惧症。情感纤细,富于幻想。
文章风格华美而又崩坏,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赏识。
负责“让迷惘的心灵更迷惘”
书中还有不少神翻译。
比如,木场的一位朋友办的“骑兵队电影公司”……看来迷一样的京极夏彦老师喜欢骑兵……
《实录犯罪》总编辑叫“妹尾”。
总之相当内涵。
全书上册多线叙事,内容斑驳庞杂,展示的是巨大事物的各个面相;下册海纳百川,解谜一气呵成,让读者从多个面相中窥见事物的整体——丑恶无比人性暗面。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身份多重逆转,最终给出了让人深思的多重崩坏结局。
【前方高能预警,下图稍显血腥】
满书尽是精神病患者,可精神病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于是,魍魉产生了。
【预警!!!!以下文字微微泄底!但基本不影响阅读】
【何为妖怪】
京极夏彦,1963年出生。除了写小说外,还兼职研究妖怪。他有“妖怪研究家”、 “世界妖怪会议评议员(主办)”、“东亚怪异学会会员”、“关东水木会员”(以一个妖怪作家命名的协会)等奇怪的头衔。
看这魔性的双眼——
京极夏彦的观点,“妖怪”是特定事件、情感在特定的文化中的一种表现。
“除妖”,也就是根据“妖怪的种类”解读出事情的真相,进而为当事人解开心结的过程。
所以,书中负责解谜的“侦探”是一个惯于打嘴炮的阴阳师,因为在作者眼里,解读真相的终极目的不是抓住凶手,而是“除妖”——解开人的心结,祛除心中的污秽”。
京极夏彦认为,自己的观点并不是迷信,但是他也不承认自己是“科学”的,“科学”在他眼里也是一种信仰,而且是盲目否定不可研究领域的“不科学”的信仰。而“心”是永远不能量化的,所以科学研究不了。
所以,他才要在扉页上写上这么一句话:
而书中大BOSS也是科学怪人。
【何为魍魉】
书签的插图上,魍魉是一种把人的尸体从棺材中拖出来吃掉的长耳小鬼。
而书中,魍魉乃“无形之怪”,一旦窥视到别人的黑暗,人心就会动摇,很容易会让魍魉有可乘之机,瞬间钻进缝隙中,迷惑人心。
它什么事也不做,是人类本身变得迷惘。
人心这个“箱子”打开时,扭曲的欲望会随之产生;扭曲的欲望让人心产生空隙,魍魉则趁虚而入。
从另一角度讲,魍魉也是“边界”,人在此岸,“扭曲之幸福”在彼岸。
过了“边界”,从人性上讲,就不再是人了;从社会性上讲,是为犯罪。
很容易理解吧?别过界,人妖殊途。
就像雨宫。
当关口“非常羡慕起来”,问“雨宫现在也很幸福吧?”
京极堂眼望远方,说:“要幸福还不简单?只要别当人就成了。”
【关于炫学】
作为“炫学派”代表人物京极夏彦的代表作,《魍魉之匣》当然少不了“炫学”这一特点。
借京极堂之口炫学,借京极堂妹妹之口炫学,借科学怪人之口炫学,无处不炫学。(作者藏书超过三万册,不炫才怪呢……)
有的日系推理作家,甚至借路人之口炫学。
但如果不想把《魍魉之匣》当成《故事会》看,那最好忍耐一下。作者可不是漫无目的地卖弄学问,恰恰相反,作者的炫学与整个故事密切相关,隐含着创作的思想体系。
1、京极夏彦严厉批判的“犯罪动机说”。
他认为,所谓犯罪动机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把罪犯和正常人区分开而硬加给罪犯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歧视。
所以,跟本没什么“动机”,犯罪不过是“过路魔”附身,一时精神冲动,一种神经痉挛。
一下子颠覆了推理小说的结构——传统推理小说主要由诡计和情节组成。
没有动机?何谈预谋?没有预谋,何谈诡计?
所以,《魍魉之匣》中的犯罪者与其他推理小说不同。
他们不再头脑冷静(作案时差不多都是世人眼中的蛇精病);
没有精巧诡计(基本都上去就砍);
不再故布迷雾(尸体碎块弄得到处都是不是藏匿,而是为了某种精神满足);
有的甚至没有犯罪意识(认为自己是在追求幸福)
2、关于神秘主义的论述与“魍魉之匣”和“匣中魍魉”遥相呼应,不认真看一遍的话,很难理解“魍魉”的深层次含义。
所谓匣子不打开,不知魍魉为何物。
3、关于“宗教主、灵媒、算命师、超能力者”一节的辩论,为京极堂和榎木津礼二郎的驱魔方式提供理论支持。
“小奇迹+诡辩”是对付愚昧之众的最好办法。
《魍魉之匣》除了小说,还有漫画、电影、动画。卡卡没有细看,网友称“动画小有意境,而电影如五雷轰顶”。
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