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孟子》分享完了。
曾经有友友问我,《孟子》有多少篇?感觉更了好久了。
呵呵,说实话,之前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篇?多少字?现在统计了一下,总共有14个篇章,每个篇章又分为5节到10节不等,总计刚好100节。
因为《孟子》的文章大多比较长,所以,在分享的时候,我又把文章根据段落划分成很多更,最后洋洋洒洒一共拆分出了大概有589更之多。
这是为了照顾有些友友不耐烦长篇大论的原因,比如我自己吧,看到1000字以上的文章(除了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文章),感觉就有点头大了,所以,硬是被我拆分出了很多章节。
不过,考虑很多友友确实也是喜欢国学,喜欢孔孟之道,为了保持原著的整体性和便于学习交流,在今天我把所有的篇章分享完后,又下定决心准备重新整理一遍,主要是把原先拆分的章节进行合并,既方便友友探讨学习,而在于我,不正是一种温故而知新,不也悦乎乎。
分享国学《孟子》,开始是基于对国学的喜欢和崇尚,也是日更任务的就地取材(搬运工)。但是,在我分享《孟子》至中间段时,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孟子,也越来越觉得自己慢慢进入了学习的心流状态,从之前的盲目崇拜,到越来越感受到中华国学之精妙和博深,不由浩然之气满怀:中华民族之崛起,岂是外部势力、宵小可以遏制阻挡的!
特别喜欢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气概,敢作敢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之舍我其谁的勇气,而成就了中国人勇往直前的生命底色的“虽千万人吾往矣”之决绝,更是让我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斗志力量。
让我们记住孟子讲的这句话吧:“予私淑诸人也”,这里,我私自修改一下:“予私淑孟子也”,而正在看文章的你,你“私淑”到了吗?或者,你“私淑”的是哪位大家?
当然,作为2300多年前的先贤,形容孟子亘古烁今并不为过,但孔孟之道毕竟是诞生于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想,其本质是为巩固封建阶层的统治服务的,所以,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批判的眼光对其进行“私淑”。而如何运用批判的眼光,我想,孟子说的“由仁义行”应该是最好的注解了吧。
勇敢、无畏与忠于自我。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孟子。
最后,就如在《论语》结尾篇说的一样,《孟子》,只有我们有人在用它的时候,它才是一个活的学问。而活学活用也是我们今天学习《孟子》的意义所在。
希望大家从中都能有所收获!
再一次谢谢友友的陪伴与点看,也期待友友的点评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