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了Jk罗琳编剧的《神奇动物去哪儿》,这部据称《哈利·波特》前传电影巨大的脑洞和无与伦比的震撼特效让人折服,但是当整部电影看完后,那些庞大的场面却如过眼烟云般消散了,深深印入我脑海的竟然是一句登场不足三秒钟的台词:she is a taker,but you need a giver.
我暂不谈这部电影,因为关于这部电影的男主人公与照片中女子所发生的故事我们都不得而知,Jk罗琳仿佛把它做成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去让观众们自由想象。taker与giver,索取者与给予者,崇高与自私。看起来是一个永恒对立的话题,但事实上,它和美与丑,高与矮的论题拥有着同样的性质,它们都是相互依靠而存在的。
很多人听了这句话之后恍然大悟,扼腕叹息,并把这句话当成自己寻求另一半的终极目标。发誓自己未来也要找一个“giver”作为伴侣……然而,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会怎样?世界上会有那么多的“giver”吗?
是的,我并不赞成这句话。
没错,给予者多么高尚,拥有一个作为给予者的另一半,我们将会是幸福的,不必去对爱情费太多心神。我们只需享受爱情的甜蜜与另一半的忠贞,不必付出太多精力去维护一段感情,因此,慢慢地,我们都变成了自己口中所鄙夷所不屑的“taker”。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平等的爱情,它发生的概率仅次于拥有两片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叶子。因为在一段感情的男女双方中,总会有一个人因为外貌,性格或家庭因素等等优于另一方,或者说这世上没有绝对般配的两个人,即使是感情和睦琴瑟和鸣的夫妻,也都是时间将两人相互磨合所成就的。因此,处于稍稍劣势的一方往往会变成给予者,甚至有的时候委曲求全,以维持表面的圆满,而优势的一方则有恃无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索取者。
要想拥有和谐稳定的感情关系,其中必有一方是给予者,如果两个人都是索取者,那么这段关系必然不会长久。就算两个人都是给予者,那也有付出的多少之分。这个时候,爱情就如同数学公式般等量代换。
如果我们总是想着寻找一个“giver”,那么在潜意识里,我们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taker”,然而在真正遇到爱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随着具体情况而改变。如果你遇到的人比你优秀,你就会潜移默化地变成一个“giver”,换句话说,除非你比对方更优秀,否则你没有资本也没有权利去要求对方一味地付出。当然,如果对方是真心实意地爱你,不在意你没有自己优秀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以上观点全部作废。然而,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当今社会,“门当户对”已经成了择偶的第一条件,因此,我的观点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有理可循的。
还有,如果你只是想着在爱情中安安心心地做一个“taker”的话,那只能说,你没有真正遇见爱情。如果你真正爱一个人的话,你是甘心为他/她付出的。至于标题的那句话,也早就会被你忘得烟消云散。因此,如果二者只能选择其一的话,是选择在真爱中委屈自己还是选择享受踏实的生活,就由诸君自行权衡利弊吧。
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遇见爱情,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爱情中做到一定程度上的给予,而非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