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模型在校园职能工作中的应用――对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学习的几点思考


      学校作为人类学习的平台,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不仅仅是狭义上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生活思考,很多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是在学校形成的!作为成年人分水岭的学校,大学为其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崔卫平老师说:你所站立的地方是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是怎样;而我要说:我们所生活的地方是ZH,ZH怎样,我们!便是怎样!!!

        来ZH已两年有余,转眼第三个年头儿!不敢说见识宽广,至少,应该不是特别肤浅;对整个学校也有过些许思考,借着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理论的学习,我想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与几点专业联系实践的思考!

      一方面设有人事、财务、教学、科研和基本建设等管理的职能部门;另一方面设有学院、系和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的机构;人事处和教务处等都可对学院和系下达其分管范围内的工作指令。这是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组织结构模式――职能组织结构。我眼中看到的ZH,也恰恰处于这种模式

      职能组织结构能在高等院校里延续那么多年并被广泛应用,说明其确实有其可取之处,毕竟每一个部门可以根据他的管理职能对其直接和非直接的下属工作部门下达工作指令,每一个工作部门都可能得到其直接和非直接的上级工作部门下达的工作指令可以减少信息传递所需要消耗的时间,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但在我的认识层面里,我以为采用职能组织结构弊大于利。一方面,由于工作部门接受到的指令源不止一个,多个矛盾的指令源会影响整个学校管理机智的运营;另一方面,由于工作范围的交叉,负责人不唯一,就会出现典型的互相推脱的现象!而我国大多数“办事儿难、难办事儿”的原因很多大抵就在于此吧。

      举个简单的例子:

    1.ZH早操卡归属于XGC直接管辖,有关于此的所有公函文件都出自这里

    2.ZHJX属于学校社团组织,社团隶属于XTW,所有活动需要经其审核才能实施

    3.社团组织的成员遍布ZH17个YX,而作为学生,我们的直接归属就是YX

        那么,如果社团活动需要免早操卡,应该找哪个职能部门解决问题呐?

        第一步:由于这件事儿的直接管理部门是XGC,我们先去找到XGC老师;老师接到我们的申请,告诉我们,你们属于社团组织,直接领导是XTW,所以批准需要XTW签字盖章。你们把XTW的流程走了,拿过来我给你们审批!

        第二步:听到XGC老师的解释,确实有道理,毕竟申请表里也有一项管理部门盖章,而这,也确实符合程序!我们来到XTW――第一次:WQ老师说不符合条件,不予审批听到我们的申请理由后告诉我们要再考虑一下;第二次:WQ老师留下了我们所有的申请材料,告诉我们要跟XGC沟通一下,等她电话;于是,我接到了电话,主题思想是:由于社团学生遍布17个YX,即使她审批了,各YX也不一定审批,所以决定不予审批,让我们先去各YX沟通!

        第三步:好的,我理解这种情况。既然有需要,我们就去做!我选择了去找各YX沟通,第三次去找W老师的时候,我们是带着17个YX中15个YX的早操卡项目负责人(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各系体育部部长)的承诺:只要有XTW审批,拿到这儿我们都认可

        也许,到了这个程度,我们都想象到了结局:既然有了这么份儿材料,那么,我们就可以顺利解决问题了吧!可惜,你看到了开头,明白了经过,却依旧猜不到结尾。

      这一次,我们得到的反馈是:下午召开各YX团总支书记会议,我再了解一下情况给你们回复;而这一次,我们再也没等来回复!我们找到参加会议的老师,知道了会议的真实情况:W书记在会议中并没有询问他们的意见,而是提了这么一句话――关于社团免早操卡的问题,我们不管,各愿意愿意免就免,不愿意免就不免。。。

      事情草草了之,而这件事儿所引发的:不仅仅是一件事情解决亦或是没解决的答案,更多的是他告诉我们作为学校职能部门,他们在做什么,在怎么做?而从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任由发展下去,又会发生什么呐?

      我本是不再有热情与希望的!之前学习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理论的时候,这件事儿还没发生,而我,也就是简简单单听听而已!再后来,这事儿发生了,就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终日窝在图书馆看些闲书,以此来打发没热情的日子!转眼考试来临,没办法,科目总得过吧,我再次翻到这儿――职能组织结构、线性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三维模型去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呐?

      何为现实问题:刚刚的举例只是一种清晰直观的表达,而在我眼里,现实问题绝不局限于此!在这里可以提出两点供大家思考:

      1.优先级问题(当学校职能部门与院系职能部门指令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当学校职能部门与学校教学主业产生冲突时,应该如何保障学生利益……)

        2.责任认定问题(谁负责、谁管理、谁监督、谁保证;如何杜绝尸位素餐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促进校园发展)

      那么,如何解决现实问题呐?矩阵组织结构通过横向和纵向下达指令并选取其中一个为主应该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不过鉴于能力素质不够,我没有想到如何划分才能将这些问题完全解决,按照我喜欢偷懒这个“尿性”,一刀切无疑是最省事儿的:所有学习科研教学项目由各院系管理,而这也就是他们的主业;所有活动开展由学校职能部门管理,不影响学生学习发展的工作可以由学校职能部门安排!也就是说:按照矩阵组织结构横向为院系教学的工作指令,纵向为学校职能部门的工作指令,按照以横向为主的工作主线展开工作。而这,可行性无疑等于零!那么,三维模型(基于矩阵组织结构二维模型的拓展)的展开,能解决今天,我所提到的这些问题吗?

        在三维模型最高指挥者(领导班子)下设水平方向(Xi)、竖直方向(Yi)、垂直方向(Zi)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作部门。就学校而言:学校职能部门为Xi(校团委、学工处、武装部、招生就业处等隶属于学校的职能部门)院系职能部门为Yi(团总支、系学生会、系青协等隶属于院系的活动部门)教学科研独立为Zi(教研室、教务处、科研创新实验室等职能部门)

        本着学校以育人为主的主线进行,学生的主业是什么?学习,终身学习是一个学校带给他的学生最有意义的成长!

      我们选择以Z为主线,X、Y辅助的方式进行整个学校组织职能的改善,向前看,我们能考虑到什么样的未来呐?

        多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少了作死的尸位素餐;多了尊师重道的虚心学习,少了乌烟瘴气的勾心斗角!如果,我们做到的是:重视学习、重视学生成长;何愁把航院的名称改为大学呐?退一步来讲,如果我们能做到,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真正的成长、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名字不改又有何关系呐?


写在文章结尾:本来,这篇文章是想以学术探讨的方式书写的,不过由于能力素质不足以及日常文风的影响,正式的论文对我而言难度极大,索性以口语化的方式表达观点!只要思想表达出来了,其他的都不重要!我不会告诉你:我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_╤尴尬~~O(∩_∩)O~~

不会告诉你的事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