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1日,我前往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参观“几近天堂:错识/亚太地区的闲暇和劳作”展览。展览中的大多数作品都呈现殖民主义与图像文学的融合,首先来到一楼,映入眼帘的便是李消非的《未知体》,由钢筋,水泥等化工材料制成的一个预制件,本身是用于制作置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防波堤,但在创作者的手中进行翻制,将其从一件具有实用价值的物体,变成纯粹的抽象装置。
其次,令我有较深感触的是赵赵的《蔓延》,作品通过棉花,不锈钢和玻璃形成的装置来表达出将棉花的历史发展与殖民主义相挂钩,体现出亚太地区的劳作进程,有关棉花的历史,劳动史,财富史和文明,将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棉花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如今,对于棉花的理解和意图或许早不同往日,这些记忆在作者的脑海里重新清洗和加工。
同样,劳拉•林赛•帕克的《天堂》这份1分27秒的影像作品,一个视频播放器被冲到了一个热带岛屿的边缘,棕榄树,夕阳与海滩这番太平洋热带岛屿的经典风景,在电脑屏幕中周而复始地修复清晰度,《天堂》暗指太平洋岛屿,从而凸显出“几近天堂”的主题本质:天堂的可存在性。自然的本身对人而言,更加需要的是人工自然。
其次还有李消非的《一块巧克力》和《一包盐》,两件作品的名称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都是非常常见的,但创作者却通过HD影像赋予了其他的含义,令人回味到,那是以前的味道,但却重新拥有了新的感受。
来到展馆的二楼,来自新西兰的艺术家凯茜•卡特的两张哈内姆勒微喷收藏级摄影《液体剧场•皮哈海滩冲浪者》和《冰山2号》,《液体剧场•皮哈海滩冲浪者》通过数字合成的手法将数张图片合成,重复冲浪者,重现冲浪密度,进行可视化处理。冲浪是自由运动的象征之一,但同时也远离了日常生活。《冰山2号》采用多次曝光,再进行数字合成,原本的水池看似变为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川,人类日常生活在海滩中休闲行为的集聚性对应着亚太地区的休闲,但同时也反映出这个时代中人们当代文化生活的后退。
约翰•威尔的《这周就要结束!》通过将自己五个搬动大石头的影像进行循环中深刻描绘出一名从事大量体力劳动并且处于贫困的人的形象。《季节工人生存包》中将“UMU"的纸箱为媒介表达出太平洋岛屿食物对季节性工人的慰藉。两件作品都表达出岛屿中食物与劳动力相互依存的关系。
佳思敏•多戈•布里斯比的《母语》,创作者通过影像将自身的家庭和太平洋的历史展现,讲述了奴隶贸易所留下的痕迹;盖文•希普金斯的《美丽岛屿》中将摄影技术表现殖民主义,旅行文化对新西兰的改变对这座美丽岛屿开启了新的期许。
走上三楼,一眼就被《声音碎片》吸引住了,《声音碎片》由孙奇芳与徐捷两位艺术家共同创造,通过声音这种不加修饰的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直接,包含情绪地去聆听城市,阐述城市,去获取更完整的城市图像,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去理解城市,理解人。聆听世界,聆听自己。
刘广云的《填空--50000颗珍珠》:11名外来务工者站在车间中央,50000颗珍珠从顶上落下,产生华丽强烈的律动,直至沉寂下来,恢复静止,如同一场梦。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一种由外而内的欲望呼之欲出。
总感:“几近天堂”展览中的每一位艺术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将自身的传作特色与作品中的地区固有的传统特色之间相互融合产生出的火花点亮了对于这些地区的普遍认知,打破西方对于亚太地区的错识,从而营造出一个不及天堂,却胜似天堂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