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的课堂上我用目标、目的、意图这三组词引导了学员的思考,到底我们学习的目标、目的是什么?今天好朋友电话来聊了半天这三组词是啥,刚好晚上又有埃德加沙因的《恰到好处的帮助》的读书分享会。期中有一个案例是组织里两个部门在开会的过程中,总是开着开着就到了“证明自己一方的观点是对的“的循环里去了,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是为了啥开会?已经忘记了。最后,老大还没有办法拍板,也不能出来做决策。导致两个部门之间关系恶化,也都认为老大不对。甚至多次用引导技术开会也没有奏效,因为我们已经不认为那些分析出来的原因是原因了,而是对方推诿的借口。和另外一个案例连在一起也差不多,说老大请了一个咨询顾问来证明底下的人是有问题的,结果访谈完大家认为老大是有问题的。这个事,跟老大,说?还是不说呢?
好像老大也挺为难,因为他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拍板,要不要决策。所以,议而不决。所以,就成了一个扯皮的事,而且,大家都陷入情绪里面了。互为认为是对方不对。
我们经常在高层的工作坊里遇到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自己的初衷的境地,忘记我们出发的目的地。我自己的创业项目也是,最后不欢而散。引导里有一句话叫“我们太喜欢给建议了是因为我们经常沉迷于展示自己的智慧“,引导者的反思是我们虽然经常学,经常自己察觉,也会不自觉的走回老路,遇到一个问题马上给建议。可能还会有为目标的担心,还会有为别人成长的着急。这时有人突然冒出来一个问题问案主:你在组织里是什么角色?为什么要操心这两个部门的事情?你为什么会着急?答:我要再给他们组织一个工作坊。所以,来请教大家。
这样的问题,看起来都很纷乱,千头万绪不知道从哪下手。在我自己的工作坊里也遇到过,高管们互相埋怨,最后一致认为老板有问题。刘骏老师从《正向践行企业文化》系统里给出的答案我觉得挺好用。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只问一个问题:”我“在这里面是什么身份?当身份厘清的时候,目标和目的都会浮现出来。甚至我们会一下子就发现我们的目标有可能是错的。因为目标是达到目的的一条路和里程碑,而目标有可能不足以支撑目的,甚至不是一条较好的路。意图就相对复杂,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找一下,意识和潜意识想让我们和为我们选择了哪条路。这个需要刻意的练习。
今天的话题有点抽象,因为目的、目标、意图可大可小,大到愿景、使命、战略,小到一个个人身上的KPI。
不着急,遇事不要慌,先问一下:我是谁?或许就是那个千头万绪里的线头。扯出来,就会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