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任何关系中都难免发生矛盾和冲突,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将会如何影响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亲子冲突一般是怎么发生的。比如我们日常中常见的一个场景:宝宝喜欢玩游戏,到了该睡觉的时间还想再玩一会儿,而作为家长,你当然希望孩子能保持规律、健康的作息。你和孩子讲道理,提要求,最好的情况是宝宝心甘情愿的去睡觉了。而最坏的情况是,你们之间拉锯了几个回合,宝宝还是沉浸在游戏里,你的情绪慢慢失控,朝他大吼大叫,他伤心地哭了,原本该放松的睡前时光变得难以收场。
冲突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发生的,父母和孩子常常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计划,由此产生矛盾,你们经历误会、困惑甚至争吵,这些不愉快的感受让你和宝宝的关系受损。
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孩子没那么在乎这些小冲突,早就忘了。如果这样的冲突经常发生,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持续而长远的。
因为孩子特别渴望被家长理解,而矛盾导致的关系受损,让宝宝感到孤立无援,自己无论做什么努力,爸爸妈妈都不能理解他。这样的感觉长期存在的话,他今后也难以与其他人建立起健康的情感联结。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学会采用温和的方式主动、及时修复和宝宝的关系:我们如何才能修复受损亲子关系呢?
首先,我们家长应该冷静下来,停止失控状态,给自己空间反思每次冲突
其次,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待整个过程,想一想在冲突时间的整个过程中,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
最后,理性沟通,找合适的时间和宝宝谈一谈,你们对整个时间的看法,各自的描述有哪些差异,什么样的想法导致了那些差异。
再举个例子,比如孩子没有按时回来吃饭,你非常生气,对孩子发脾气了,时候你可以这样和宝宝聊,“那天我应该想到你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没有按时回家,愿意跟妈妈讲一讲吗?”
“我不是故意大声说话吓你的,我真的事太生气了,但是我应该好好告诉你我在担心什么”
这样说话大家可能不太习惯,但是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和孩子说清楚自己的感受、坦诚沟通和孩子讨论彼此的内心感受,告诉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心中的忧虑和恐惧,对于修复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你准备好了,就一定要平等、理性的和孩子沟通。如果你依然采取责备的姿态,你们就很难达成和解。不要质问孩子,控制住发表任何意见的冲动,包容他的想法,也不要为自己情绪失控做辩护。
最终,通过双方不断磨合,反复尝试和练习这种新的沟通方式,父母会越来越懂孩子,孩子也更能理解父母,进而重新建立亲密联结。
更有意义的是,你为关系的修复做出的努力会让孩子看到,尽管有时候关系很糟,爸爸妈妈也会有崩溃并且失去理智的时刻,但是只要努力,关系都是可以重建的,这也是增进你们彼此了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