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一)
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瑞·达利欧(Ray Dalio)
瑞·达利欧是全世界顶尖投资家、企业家之一,他于1975年创立的桥水基金现已成为世界头号对冲基金,其为客户赚取的收益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家对冲基金。
达利欧认为,我们可以像看待机器一样看待生活、管理、经商和投资,并将其系统化为一系列原则。其在著作《原则》中系统阐述了他原则的两大基石——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并介绍了以此为基础的创意择优,以及基于可信度评价的决策机制。
书中的部分原则将帮助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看清现实,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从容面对决策,更进一步深入认识自我,实现不断成长。
“原则”是什么?
“原则”从字面意义上讲是“行事所依据的准则”,这并不是达利欧所讲的“原则”。如果我们按照字面意义上所讲的原则办事,会有两种结果,正确的或错误的。而达利欧所说的原则是根本性的真理,他认为有正确的原则是行动的基础,按照原则行事,就是对生活中各种事情做出正确的反应。看到没,达利欧的原则是要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反应。所以说,它只是字面意义原则正确的那一方面。从小的讲,早晨起床要洗漱,要穿衣吃饭,这是一种原则;从大的讲,公司依照事实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也是一种原则。总的来说,能否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做出正确的反应,是判断原则的重要标准。
我认为“原则”还有一层意思:在不知道怎么做事的情况下如何去做事。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正像文章开头达利欧所讲的,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如果我们能够给自己设计一套原则,在面对一件事,尤其是突发的事,当别人慌乱时,一套原则能让我们拥有正确处理这些事情的能力,成为一个能够依据清晰原则做事的人——有原则的人。
个性化
我的希望是,阅读本书将促使你以你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发现自己的原则,并最好把它们写下来。这样做将使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原则,并能更好地理解彼此。这样一来,你可以在遇到更多情况时改进自己的原则,反思自己的原则,这将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定,并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
独特的原则要基于自己的性格和目标。不要妄想完全照搬达利欧的原则,我们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得到自己的原则。这些原则或由自己总结,或由别人教授,或是些社会准则。带着质疑去了解达利欧的原则是汲取其原则有益成分的前提。因为“个性化”是拥有自己原则的基本要求,个性化也是独立思考的一种表现,保持开放的头脑,才能发现适合自己的事情。
为什么要自己思考
达利欧第一条原则的前提就是:● 独立思考并决定:(1)你想要什么;(2)事实是什么;(3)面对事实,你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
最起码要对自己诚实,虚假是最大的敌人。如果你虚假,你连自己最起码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有真实的原则?
为什么要独立思考,因为我们起码要对自己诚实,如果虚假,那连最起码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不可能会有真实的原则。
再深究,人为什么会对自己虚假?明知虚假会失去自尊和人们的信任,却还要这么做。我认为很多时候人之所以虚假,迷茫,焦虑……都是因为混乱。你想,一间整洁的屋子和一间杂乱的房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达利欧的原则要做的就是理顺这些“混乱”,有条理的去做正确的事,我认为这也是原则含义的一部分。
所以你必须清楚自己的原则是什么,并且“知行合一”。
所以方法是什么?写下来!!!这样一来,就能够理顺混乱。像达利欧那样把问题拿到桌面上,你将能够改进你写在纸面上的原则。
正确失败的意义在于将犯错可能性最小化
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既知道如何努力追求很多东西,也知道如何正确地失败。
“正确地失败”是指,能够在经历痛苦的失败的过程中吸取重要的教训,从而避免“错误地失败”,即因为失败而被踢出局。正确的犯错在很大程度上是种好事,就像图例那样,瑞·达利欧建立起的原则像一部不断迭代升级的机器,通过包括他在内的桥水员工的试错,使其成为一台“超级计算机”。他做事是的过程是通过错误不断学习和改进,每个错误都能学到一点,这就相当于为了一个目标的达成而正确犯错,实际上是达成了许多目标,因为在达成这个目标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达成其他目标也需要或者所必不可少的。
所以,“正确的失败”的目的是要把自己绕出失败的圆圈。不断地提炼和完善原则是这本书的核心。 桥水也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如果一个错误发生,记入日志,你就没事;如果没有记,你就会有大麻烦。通过这种方法,问题会被呈送到管理者面前,这比管理者不得不把问题找出来要好得多。
与此同时,我认为不断学习和改进的方式这里我们不能误以为“正确的犯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不能为了犯错而犯错。它是工具,不是目的,更想要的还是将错误最小化。
举个例子,几个人对同一件事有分歧,通常大家都采取投票的方法来决定。可这并不是能将犯错可能性最小化的决策方式。更好的做法是从别人的视角看问题,对不同人的观点进行加权,从而选择最好的观点。加权通过了解不同人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件事,来确定不同人的贡献度大小 。这样一来,能通过别人的视角看到更多的问题,决定一件事是由贡献度所决定,而不是笼统的一票制。
【补充·加权的含义】
【要理解加权是什么意思,首先需要理解什么叫“权”,“权”的古代含义为 秤砣,就是秤上可以滑动以观察质量的那个铁 疙瘩。在现在,“权”又有了新的数学方面的意义,即“权重”,通俗理解就是“系数”的意思。所以“加权”的意思就是“乘以权重”,即“乘以系数”的意思。】
从更高的层面回顾
这是我从瑞·达利欧这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 :我意识到,尽管我没经历过这些事,但其中的大多数都有其他人在其他时间、其他地方经历过。
我们一生中会做出无数的决定,这些决定实质上就是在赌对错,最终决定我们生活质量的也是这些对错。思考如何提高决定的正确率其实就是思考如何做正确的事。
达利欧给我们提供的启发在于我们不再是盲目地决定,而是可以效仿前人的经验。现在生活中看似十万火急,生死攸关的问题其他人在其他时间、其他地点已经经历过,我们要做的是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经验。这不比自己盲目的决定要更加准确?
别误会,这里并不是说所有人遇到的情况都相同,而是说我们遇到的大多数现实情况都可以被归纳进某个特定的类别,而且这些类别并非很多。
举个例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就是别人所总结的经验,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可以按照这个原则去做。人和人之间的冲突往往是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引起的,而价值观念不就是做事的原则吗?所以,找朋友就要找拥有共同价值观和共同追求的人。这是永恒、普适的应对问题的的原则。
我们最好弄明白其他时间、其他地点、其他人身上发生的事,因为如果你不这么做,就不知道这些事情会不会发生在你身上,而且一旦发生在你身上,你将不知道如何应对。
专心
当我不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会抗拒,而当我乐于做什么的时候,什么都阻挡不了我。
达利欧第一笔资金是做球童挣的钱。当时,每期《财富》杂志上都有一张很小的可以撕下来的赠券,把赠券寄给杂志社后,就能得到免费的《财富》世界500强的年度报告。为了了解所有企业的报告,达利欧把赠券寄给杂志社,邮递员很不情愿地把那些报告全部拖到了他家门口,达利欧就仔细地阅读每一份报告。开始打造属于他的投资原则。
1968年披头士乐队访问印度,在玛哈瑞诗·玛哈士的静修所学习了“超觉冥想”,达利欧对此很好奇,于是他也开始学习。他曾说:在我的一生中,冥想对我帮助很大,因为冥想让我拥有平静的开放思维,让我可以更清晰、更有创造性地思考。
最好总是假设自己没有看到全部,选择总有许多
没有任何东西是确定的,正像达利欧所说的:相对于我们需要知道的东西而言,我们真正所知的并不多。
因为总是存在会给人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9·11事件、俄罗斯金融危机,包括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些都是难以预料的事件,即使在看起来最安全的押注中也是如此。
达利欧在1979~1982年经历了人生的低谷时刻。当时他已经研究过可追溯到1800年的债务危机和经济萧条问题,并且进行了自己的计算,确信一场债务危机会爆发。尽管所有人都不愿赞同他的言论,可达利欧依旧固执己见,因为没有人能够找到他逻辑中的任何缺陷。
可这就能保证完全正确吗?结果是大错特错,美国经济对美联储的一系列努力做回应,在接下来的18年里,美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上最繁荣的无通胀增长时期。而达利欧在众目睽睽之下犯下了极具羞辱性的错误,这让他几乎失去了之前在桥水创造的一切。
为什么?达利欧开始反思,当未来的期待与真正发生的情况不符,你不知道自己面临的是巨大的机会还是灾难性的错误。
他的自信离谱地过度,以至于被情绪所左右。达利欧总结道:无论我知道多少东西,无论我多么勤奋,我都不能自信地做出绝对的断言。从我下注到我的估计变成现实(如果真的会发生的话),其间会发生太多事情。
所以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永恒和普适的决策原则?有,但必须要经过仔细的验证。
发现自己的性格,过与性格相适应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从达利欧的前期人生经历中会发现,他身上有着很强的攻击性,甚至于自负。这种攻击性是导致他犯错的主要原因。他的攻击性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他关注的是正确的答案究竟是不是来自于自己,而不是关注正确答案本身。
当我们遵循自己的自然秉性做事时,我们可能考虑不到自身的弱点,这将导致我们走向失败。 我就必须客观地看待自己,并做出改变。我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总会表现出一种天然的进攻性,我要学习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处理这种进攻性,这可以成为我改变的出发点。
这次失败是“正确的失败”,让达利欧变得谦逊,把他的思维定式从认为“我是对的”转变为“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换言之,其目标只有一个——关注正确的答案,而不是答案是否来源于自己。
在桥水的工作中,达利欧见识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过度冒险,有的过度关注细节······大多数人都在某个方面有突出的优点和缺点。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原则相当于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继续利用自己的优势。所以,不是说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一面要完全舍弃。这里不是全得全失的单选,几乎总是存在着一条还没发现的有利道路,才需要不断找下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最初表面显而易见的选择。
达利欧和他的同事兼好友科尔曼就是这样,他们建立起允许对方挑战自己想法的原则。双方都知道在没有真正通过别人的视角看待事物之前就对别人下判断,会妨碍对他们所处环境的理解,而且这样做很不明智。要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始终愿意去理解那些看问题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是怎么形成他们看问题的方式的。通过他们获得的更丰富的视角将帮助你决定你应当怎么做。达利欧和科尔曼可能对于某件事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这时重要的是努力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固步自封坚守自己的观点。
靠水晶球谋生的人注定要吃碎在地上的玻璃
桥水之所以出名,在于他们一次又一次预见了包括08年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在内的许多危急时刻。为什么他们能够预见?达利欧做出了回应:
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预知未来,而是知道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如何针对可获得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回应。
“合理”意味着“正确”,桥水的目标并非是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而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对了正确事情。虽然人的逻辑能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是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但计算机超强的计算能力让达利欧很早就尝到了甜头。
当计算机的决定与我不同时,我会检查原因。大多数时候是因为我忽略了某些东西。在这些情况下,是计算机教育了我。
当和合作伙伴发生争论,达利欧很巧妙的让客户接受了这种机制,他称之为“来自桥水的系统方法”。他给每个客户送上一台RadioShack推出的弈棋机。这个小小的弈棋机里的游戏共分9级,很多人在第2级就会被轻易打败。客户通过这种尝试让他们看到想要打败计算机化的决策程序是多么困难。
再说回桥水为什么不预测。如果我们把所有会影响到未来可能性的事物叠加到一起,得出的往往是发生概率各不相同的可能。仅仅靠预测来判断现实情况,当面对突发事件,这些预测就会完全失效。
就拿2008年金融危机来举例:2007年,桥水的测量仪显示一场债务泡沫即将发展到崩溃点,因为偿债成本的增速正在超过预期现金流的增速。因为各国利率已接近于零,所以我知道,各国央行将难以像在以前几场衰退中那样,采取足够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在历史上的经济萧条之前,都发生过类似的一系列现象。桥水从始至终所做的都是解决现在所反映出的问题,而不是盲目预测。
再重复一次,最重要的并非是预测,而是根据现实情况去做出正确的应变,并在实际过程中反复验证。因为靠水晶球谋生的人注定要吃碎在地上的玻璃。
你能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是深入思考你的决策原则,同时以文字和计算机算法的形式把这些原则写下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返回测试,并以实时的方式,在用你的头脑进行决策的同时运用这些原则。
相关商业上的一些内容不再展开,在这里着重说一下我认为很重要的达利欧提供的“回报流”。
这个简单的图表带给我的震撼,可能就像爱因斯坦在发现E=mc2时的感觉一样:我发现如果我拥有15—20个良好的、互不相关的回报流,我就能大大降低我的风险,同时又不减少我的预期收益。
我认为,说白了,这种做法就是平摊风险。大多数人有情绪化的倾向,不愿去分析形势和挑战,转而去盲目把所有筹码梭哈。这种结果往往很惨。
想要拥有优势的同时又不至于遭受致命的打击,最稳妥的方式是做出良好的,彼此互不关注但又相互补充平衡的押注。避免梭哈。
我相信拥有把事情探究明白的能力,要比拥有如何做某件事的具体知识更重要。
再次回顾达利欧的话:归根结底,当时发生的不过是“旧事重演”。
试错-总结-达成目标。
多少要费点劲,
才能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
喜欢本篇内容请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