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
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每到早春时节,总是能在饭桌上见到荠菜,或是凉拌,或是荠菜饺子。
老爸或是在集市上买或是从单位的院子里自己挖,总会有大包的荠菜出现在家里,准备包荠菜饺子吃。自己系上围裙,忙活起来。先把荠菜在开水里煮上一两分钟,捞出沥干,切碎。说也奇怪,有些稍微枯黄的或是紫绿色的叶子经过开水一煮,却变的鲜绿起来,找不到一丝踪迹了,这是一种善变的野菜呢。
然后拌上事先准备好的切碎的鸡蛋皮,黄绿相间,觉得整个春天都在这只碗里了。
我坐在餐桌边上,一边听老爸讲那过去的事情,一边百度“荠菜”长知识。
荠菜又称地菜,是开春后最早争先恐后破土而出的野菜。它含有大量的氨基酸,优质蛋白,食物纤维,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中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平,有利尿、明目、降压、和脾、止血、消炎的功效,可治疗痢疾、水肿、便血等症,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保健食疗佳品,故民间有“荠菜当灵丹”之说。
惊叹这个小小的野菜居然有这么大这么多的功效。也就明白每年的这个时候市场上的荠菜总是那么畅销的原因了。吃惯了大鱼大肉后,营养丰富的野菜开始得到众多人的宠爱。
小时候,每到开春时间,周末就跨上一只竹篮约上一群小伙伴去挑荠菜,麦田里总是活跃着轻快的身影,低着头仔细的分辨那绿色的惊喜,发现一棵惊呼一声,小心翼翼的挖出来,抖去带出来的泥土,轻轻的放进篮子里,继续寻找下一份惊喜。因为刚刚范绿的麦苗成了他的保护色。还要注意脚下麦苗,尽管小心翼翼,仍然不免踩踏一些。
如果这是恰巧麦田的主人经过,大喊一声,我们个个跑的像兔子一样跑远到别人家的麦田里继续找寻荠菜。如果是自家或是亲戚家的田地,是一定会阻止她们进入的,不论平时的交情有多深。
有时候是在土坡上或是草地上挖,这时候就好寻找一些了,因为早春,大多数的草缦还是像没有睡醒一般,没有从严冬的枯黄里恢复生气。那一抹绿就格外的吸引眼球了。特别是个头大的荠菜,总是同时吸引到所有人的目光,那就看谁的腿长,谁的手快,几个小伙伴从不同的方向,满脸带笑的以最快的速度朝目标跑去,谁的手先碰到,谁是主人。其他人像是事先约好规则一般退回去继续找自己的目标。而挖到那株大荠菜的人总是一脸的骄傲。
通常一两个钟头就可以挖满一篮筐,不舍的回家,继续在野地里蹦哒直到炊烟四起,或是远处已经传来模糊但又熟悉的声音,不管是喊着谁的名字,都一起结伴回走。这乡间随处可见的卑微的小野菜,可曾想过经年后身价可与肉类媲美。
盯着手机屏幕发呆的空儿,老爸已经把饺子馅准备好了,清香扑鼻而来。伸手捏了一口放进嘴里,那股清香顺着喉咙瞬间抵达五脏六腑,人也神清气爽了。
饺子皮是从市场里买回来的,省去我们动用擀面杖的辛苦。这真是一个极好的时代,所需的东西总有人不辞辛劳为你备好,只要你备好钱。家里包饺子一直是我负责擀面皮,老妈负责包饺子,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唠叨叮嘱也一同擀进了饺子皮里去了。如今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把一勺黄绿用饺子皮小心翼翼的紧紧包裹,深怕泄露春光一般。但机器做出来的饺子皮总是没有自己家费力擀出来的有粘性,任凭你使劲的捏,煮饺子的过程中总是有几个破了皮,然后汤里便也翻滚着黄的蛋皮,绿的荠菜了,荠菜汤里煮荠菜饺子也似多添了几分美味。
煮饺子的空闲继续在手机上查看荠菜的前世今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咏叹荠菜的甚多。
《诗经》有云:“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和“采采苤苜,薄言采之。”记载了3000多年前西周的邶人春天食荠的淳朴古风。
苏轼称荠菜“天生此物为幽人山居之禄”,他创制的“东坡荠羹”流传至今,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段佳话。
他的与《徐十二尺牍》云“今日食荠甚美,念君卧病,面醋酒皆不可近,唯有天然之珍,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其法取荠二升许,净择,入淘米三合,冷水三升,生姜不去皮,槌两指大,同入釜中,浇生油一蚬壳,当于羹面上……不得入盐醋,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
陆放翁在剑南任上有“食荠糁甚美,盖蜀人所谓东坡羹也”诗作,以致踏青野外,到了“春天荠美忽忘归”的地步。
边吃边把看到的这些名人与荠菜的故事说给老爸听。得知这么多的历史人物钟情荠菜,已经躺在盘子里的荠菜饺子越发的美味生香了。
又是一年青草依依,荠菜飘香的时节。在大菜场里,也可以看到人工培植的荠菜出售。长得肥肥大大的,总有半尺来长,洗得干干净净,水灵灵的。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子上,价钱也不贵。却总不如自己或是老爸亲手挖出来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