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老先生在《口味》一文中写道“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但是,我行过这么多桥,走过这么多的路,吃过这么多地方的美食,最令我魂牵梦萦的还是故乡的美食,那些从小尝到大的,熟悉的,能够直击味蕾的味道。
离家远行求学每每让我惦记的都是家乡的米粉,每当馋了时总会想要在这里寻找记忆中相似的味道。从米粉的制作开始,把从农民那里收来的新稻子泡上几个时辰,再淘米,一定要把米中混进的稗草籽和谷子筛洗掉,然后是把洗好的米用来打米粉,刚打出来的粉热乎乎的,再进行晾晒。在那经营了几十年的米粉店便从这购进这些打出来的米粉,在要下粉的前一晚上就先把买来的干米粉用清水泡上,等第二天下粉时,把泡好的米粉用漏勺乘上放进沸水中,用筷子搅上几下,只许放三十秒,若是时间长了,则会把米粉煮烂,若是短了,则容易把米粉煮的硬邦邦的,难以嚼断。三十秒后,把过了沸水的米粉放入事先调好的酱料碗里,那酱料是用最为普通的生抽、盐、香油、还有哨子肉的油,再冲少许的沸水调制出来的。放进酱料碗的瞬间你便可看见米粉当即就被染上了色,白溜溜的米粉刹那间就变得鲜活起来,让人有了食欲。接着便是放上独家的哨子肉、些许香酥花生粒、香菜、葱,最后再浇上一勺油泼辣子,听它发出滋啦滋啦的响声,于是这样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米粉就出炉了。吃之前记得一定要拌匀了,这样米粉才更入味,口感也更爽。夏天的时候,被热得没有什么食欲时,总喜欢去巷子口那里,跟老板说:“老板,给我下一碗粗粉!”,再配上一杯西瓜汁,实乃炎炎夏日之必备!
同样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有家乡的泡菜,记忆中总是习惯性地将它叫成凉拌菜。在这个城市我曾经尝试着去追寻属于我的家乡的味道,或者是近似的味道。偶有意外地遇到过三两家卖湘西泡菜的店,尝来尝去,不是过于辣了,便是味道不足,相较于记忆中的味道而言,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
家乡的凉拌菜,都是由那些手艺人亲手制作出来的,他们做凉拌菜就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般,一天天地,悉心照料。从山上挖来的蕨菜根、山蕨菜、水蕨菜、小竹笋、山木耳、白萝卜、洋白菜、腐竹、海带都可以作为制作的对象。把他们洗净后装进透明的玻璃罐里,倒入水,足以没过那些菜,再放入适量的盐、冰糖,密封,腌制。隔大概三五天后便可重见天日了。在现吃的时候,凉拌菜最为讲究的就是一个“拌”字。选好的菜放进拌的大瓷盆里,撒上葱花、香菜、姜末、蒜末、盐、香油、生抽,还有最为重要的油呛辣子,之后,便可以开始拌了,这对于手艺人的要求极为严苛。拌的时候要讲究匀和,不可一半味重一半味淡,拌的时间也讲究适中,长了,易把味道拌黏糊,短了,总觉着不够入味。
作为湖南人的我极为嗜辣,总觉得只有家乡的凉拌菜才能满足我对于辣的执念,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把辣味的凉拌菜与家乡联系起来。记得邮局对面那家凉拌菜店味道是最为正宗的。常去那家买便与老板混了个脸熟,记忆犹新的是上次去那时老板说:“我都在这卖了好多年了,看着你们高中毕业去读大学,可能很少有机会再来我这吃凉拌菜了,如果在外面老是挂念这个味道的话,就记个我的联系方式吧,嘴馋了,我就给你们寄点去。”
独在异乡啊,总是味蕾先惦记起家乡的味道,还是会忍不住馋凉拌菜的味道,却还是不敢说与那个老板听。我深谙,想要的,记挂的,又何止凉拌菜呢?
粗粉也好,凉拌菜也罢,抹不去的不过是那些藏在记忆深处的儿时味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