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只洗一次澡。于是把爬长城的日程放在了来到北京的第二天。
长城景区的收费分成三个模式,分别是从景区大门到长城山脚,从山脚到烽火台,景区大门票。这三个模式分别收取摆渡车费用,缆车或索道费用,景区大门票20元。
去网上查了攻略,从景区大门到山脚也就3公里左右(实际只有2.5公里),到了山脚,直接爬楼梯上去,体会北方的山林也挺好的,于是头铁地只买了必须的大门票。
为了应对一整天的行程,我带上了前天剩下的面包,前一晚买的喝了三分之一的4.5升水,小包包里装的软水壶和伞,勇闯慕田峪长城。
爬过了途中没有多少人的摆渡车路程,记忆力只剩下了全是向上斜坡的路面和两边感觉没多少人的旅馆。一路上都有不断的摆渡车从身边经过,所以根本没用导航就走到了入口处,十分顺利。
我一直打开着我跑步软件的跑步记录功能,想着要记录下爬山过程,没想到也就爬了20分钟就到了长城上了,还想着发给朋友说自己拿着这么重一桶水爬了快两小时上长城,以此来装波大的,后面爬到上去时真的对自己无语笑了。
不过也是我运气好,选择了右边的那条路上山,假如选择了左边那条,说不定真的装了次大的了。但如果真选了,说不定我也和当时上山的人操着扭曲的表情,一边问下山人啥时候到了,哈哈。
上到长城的第一感觉就是长城真的和书本上拍的照片一样欸,第二感觉就是我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外国人。
山脉绵延不绝,树木郁郁葱葱,长城的砖石就这样砌在了山脉上。站在长城上,向前或向后看去,视野都是极其开阔的。
当我站在高处,我能看到前方的山脉轨迹急剧向下扑去,在低处的拐点又冲上前去,爬时不知险阻,远观才知。当我站在低处,我又看到前方向上的阶梯,也能看到更远处的低处或高处。
高高低低,低低又高高,向山这边冲去,那边冲去,竟是如此具有韵律美感的。
烽火台一般在山或山丘的最顶端,是一个个暗暗的地方,有时这些烽火台有两层,有时只有一层,而这一层又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空间。








烽火台的石壁很厚,一个个窗口都有着十足的延伸感。窗外有时是远处的长城,有时是近处的树木,屋内总是暗暗的,假如有一个人坐上那个平台,开始盘腿坐着,窗外树叶刚好被风吹响吹动,意境十足。
仗着自己力气足够,水也多,重重的水越喝越少,我不断地向前爬,上了一段路程又向下一段路程,等到我去到了一边的景区尽头,我又折返,去向另外一段的尽头。
明明也是爬山似的,明明不知道终点英雄关有多远,但就是爬得干劲十足。我穿着速干衣裤,天气不算太晒,温度也不算太高,我爬得开心极了。
好汉坡是慕田峪长城最陡且难爬的路段,但好在距离不算太长,努努力也就会到终点的。
当我要到景区的最终点英雄关时,天空开始变得雾蒙蒙的,风将雾水的小粒子一次又一次呼呼吹过来,没一会,本来还算透亮的环境,充满了水雾,可视度慢慢变得30米不到,我只能看到前面一些的人群了。
当风把水雾吹来,浓度慢慢增加,真真怀疑是到了《西游记》仙气缭绕的天宫了。
最后一个烽火台的楼梯快有九十度了,而且只有两个人的身位大小,几乎就是一边上人一边下人了。台上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英雄关,人们聚集在前面打卡。
我在台上向四周望去,真的只剩下30米不到的可视度了,要下去的人已经开始排起了长队,可要上来的人依旧没有停过。
不久,雨下了,是豆大的水珠演变成的倾盆大雨。我打开了伞,手机放在腰包里,腰包转到腹上,弓着腰,就算后背全湿掉了,也不要手机受到伤害,毕竟没有了钱,我是真的在北京举目无亲了。
在这样的地方,竟然还会有小贩在烽火台外撑着架子卖东西,他的雨衣在当时确实好卖得很。说不定是附近的村民吧,为了赚点钱,爬着景区外的小路就这样上来了。
当雨越下越大,雾水也渐渐散去,天空又开始变得透亮,长城又在青亮的绿色中显现。
雨,是我最喜欢的雨啊。
我并没有选择在烽火台里避雨,而是选择在雨中前行,享受着大雨泼洒在山上,树上,地上,身上的感觉。
我心情愉快地走过一个个烽火台,身上除了肚子部位,全都湿透了,也毫不在意,脚步依旧轻快。
乐极生悲,或许是我太高估自己了,快要走到下山的地方时,我的右膝盖的疼痛加重了很多,以至于走路姿势都变形了,只能一瘸一瘸往前走去,万万不可以把重力施加在右腿上,要不然右膝盖只会更痛。
到了出口地的楼梯,竟然比来时要长好多,没办法,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慢慢向下了。侧着身体,左腿先下,右腿轻轻跟上,而且还只能尽可能直着下,毕竟弯曲也会痛。
千难万难,终于是走到了出口,后来又瘸着走到景区大门,毕竟都是大斜坡,难度不亚于下楼梯。
一下到景区,就去行李寄存处把书包给拿了,心大地以雨伞做布,书包和其它物件全放上头,只带上一包纸巾和一套干衣物就去厕所隔间换下湿衣服了。
回来时,什么都没丢,还要是中国啊,要是在其它地方,我这么大的心,还真不知道活不活得下去了。
回去城区时赶车还算幸运,刚好赶上车了,不像上午等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只能够搭10块的小车去。
在回来的路上,帮助了一个来自捷克的游客,教会了他使用支付宝上的地铁码和公交码,并且带他去了地铁站。真是一点口语都说不出来啊,还要翻译器才行。
腿虽然受伤了,但路途还要继续,晚饭还是要吃的,于是去了牛街。
本来以为那里是一条街,没想到是一家店有好几个窗口,而且一些窗口还下班了。我点了一些东西来吃,感觉没什么好讲的,没什么惊喜。
晚上本来准备去澡堂的,但在地铁转公交时找不到公交站台,傻傻地转了好几大圈,最后生气,气哭了自己,也不知道找人问问,还想着要不然在北京西站睡觉好了,真正地露宿街头好了。
还好最后找到了其实近在眼前的公交站台,扁扁小小矮矮的一块牌子,在夜色中确实容易看不清。
也没心情去澡堂了,发现自助书店离那很近,索性又睡了一晚。在北京买的拖鞋过敏了,傻傻没发现,还以为是走路肿了。湿掉的鞋子也没地方晾干,只能第二天再次穿上,导致去故宫时脚犹如踩在刀尖上,膝盖也受伤了,全身特别是下肢,都是肌肉酸痛的症状,简直走路不成个正常人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