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新年第一会的热烈氛围中,“两业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苏州凭借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全国工业发展的卓越典范。这一模式的成功,不仅为苏州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更在产业体系构建、企业服务提升、创新应用推进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
苏州以“核心产业 +”行动为引领,深度融合电子信息与数字经济、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等产业。2024年苏州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1.5万亿元,同比增长8%,数字经济相关产业产值占比达30%。这一成果为企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构建起相互关联、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在产业集群方面,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吸引了超过500家企业,其中包括30家全球500强企业,在抗体药、细胞治疗等领域产值增长了15%。超百个特色产业集群涵盖了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为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企业服务上,苏州做强“链主”企业,推进“1030”重点企业培育计划。恒力集团在2024年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协同发展,其在聚酯纤维领域的产能达到了500万吨,技术水平位居全球前列。苏州已培育出5家百亿级、3家千亿级链主企业,这些企业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苏州还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24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0家,总数达720家。通过开展政策宣贯、产业协作、融资对接等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创新应用上,苏州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制造应用基地。苏州相城区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吸引了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入驻,为周边企业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使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了35%,产品不良率降低了25%。
苏州还加快培育工业垂类大模型,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与大模型开发企业合作。苏州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中心联合相关企业共同打造了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大模型,在智能工厂规划、生产过程优化等方面提供了精准决策支持。
人才培养上,苏州开展产业人才“卓越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引进人才。2024年新认定的高端人才数量超1200人,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同时,加大产教融合力度,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施耐德等企业共建了多个实践基地,每年培养的卓越工程师数量超600人。
在5G建设与工业投资方面,苏州已建成5G基站5.74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44.3个,34480个基站已完成北斗改造升级,超4万个基站支持5G - A,完成444个5G - A通感一体基站建设工作。2024年1 - 11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达11%。
我们期待苏州在“两业融合”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创造更多辉煌成就,为全国工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苏州的发展模式将成为其他地区学习的典范,引领中国工业走向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