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天孩子和楼下邻居小朋友闹了点矛盾,她回来轻描淡写的说了几句,我也没当回事。直到今天,从外面回来,邻居看到孩子喊她和她女儿一起玩,但是孩子一副生气的表情,孩子还没有从上周的情绪里出来。原来上周邻居的朋友带着女儿过来玩了,她两个孩子一起玩,孤立了她,她认为是邻居朋友的孩子让邻居家的孩子不和她玩,所以很生气,到现在都没有走出来(孩子的世界)。
我看着她虽然很生气,但是还是跟着邻居一起去找她女儿了,我就知道孩子在一块一会就没事了,谁知道还没有和好,邻居那个朋友打电话又带着女儿过来了,孩子就骑着自行车走了,自己玩去了,在旁边的时候,那个女孩从我们身边走,对着孩子伸了一根手指,孩子说是在鄙视她,她就骂了对方shabi(捂脸)。我发现赶紧过去,准备说教的时候,孩子委屈的说是对方鄙视她,我看那个女孩确实也很调皮,我当时选择了维护孩子,没有吵孩子,说了几句话,带着孩子回家了。
在家看着孩子还是有点情绪,但是平稳多了,我问孩子是不是还有点不舒服,孩子回答是的,还说以后见人家一次就ma一次(捂脸),我说妈妈讲个故事吧,她说好啊,我和她说了直播间学到的放pi理论,然后对比这个事件,告诉她人家舒服没事了,自己还陷入不愉快的情绪里,傻不傻,孩子好像明白了(遇到恶心的人怎么相处),说以后不理她了,孩子还说要把那个女孩当成反面教材。
晚上洗漱好,和孩子一起躺到床上了聊了一会,告诉她这个世界上不喜欢她的人会比喜欢她的人多,也不是所有人都会用我们喜欢的方式和我们相处,不能遇到不喜欢的人和事就去难过,消耗自己(我们不能一直去闻别人的pi),孩子似懂非懂的说知道了。和孩子在床上玩了一会,发现孩子真的没有情绪了,我也明白孩子理解了,虽然孩子的理解和我们的理解不在一个层次,但是选择不拐弯,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