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看到这些诗句,自然就想到了屈原。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自称颛顼后裔。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诗经》的基础上,对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开创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
屈原也是政治家,楚国贵族出身,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对内修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对外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他为人性格耿直,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被流放沅湘流域,一放便是16年!流放期间,屈原心中郁闷,完成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后,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于农历五月五日自沉于汩罗江。
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纪念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上面说的这些,大家耳熟能详了。但是,关于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原因,历来有诸多说法,却都相差甚远,一是说他以身殉国,一是说他是以死谏王,还有一种猜测说他死于谋杀。但主流说法还是他理想破灭、国家败亡促成的一种以死明志。
那么,他死的值不值呢?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哲学。
屈原与渔父不同,他选择的是前一种,也就是不与之同流合污、不陷泥淖的活法。这是思想境界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才会产生的。譬如,陶渊明、李白、杜甫、文天祥、岳飞……无数文臣武将、迁客骚人都尊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不就是殉汨罗之志吗?“砍头不要紧,主要主义真”,不就是屈原的爱国情感感召下,共产党人的坚定政治理想的显现吗?这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稳固乃至永存的情感状态,可激励后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所以,我们才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他以自己的死弘扬大义,他的死震铄古今!
而渔父所说的处世之道,说白了就是明哲保身。后汉的历史学家班固也说:“全命避害,不受世患”,他认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批评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或许他认为屈原的做法很傻,为屈原不值。但我们反过来想,假设屈原当时没有投江,而是隐身避祸,那么,后人还会记得他吗?还会有端午节吗?或许他认为屈原应保全有用之躯,再作努力的抗争,但当时楚国国都陷落,国君带队逃亡,重点是逃亡的这些人就是流放和排挤他的人,他又能做什么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7个国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列为历史上的该年“当年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因为那一年正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也是其他三位文人逝世的“大年”。类似的活动后来也曾举行过多次,如迦梨陀沙、海涅、陀思妥耶夫斯基为1956年“世界三大文化名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