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留言:
我是一个特别敏感又拧巴的人,每一次好不容易内心想平静下来,但负能量总是如影随形,怎么都摆脱不掉。
可能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曾遇到过。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渴望拥有积极正向的心念,去欣赏生活的美好,却总是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就变得心累、烦躁。
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负能量,其实并非来源自身,而是来自他人抱怨、批评、宣泄的干扰。
对此,国学大师曾仕强提出一个观点:永远不要回应负能量。
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其实暗含深意。
01
与负能量纠缠,会压垮自己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智者在散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不喜欢他的人。一路上,那人使尽浑身解数,用各种方法辱骂他。
智者不为所动,只是转身问那人:“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不接收,那么这份礼物是属于谁的呢?”
那人脱口而出:“自然是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智者微微一笑,又继续向前走去。
诚然,面对他人的谩骂攻击,我们有生气的本能,更有不接收的权利。
那些充满负能量的烂人烂事,放下即是自在,纠缠便是悲剧。
作家王尔德曾在无意中发现了一张诋毁辱骂自己的海报。散播张贴这张海报的人,是当地的一个臭名昭著的无赖。
只因这无赖与自己的儿子吵架,而王尔德恰好这段时间与他儿子交往频繁,就被他拿来撒气。
身边的朋友都劝王尔德不必理会,可王尔德气不过,硬是停下了自己手上所有的创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与这无赖的官司之中。
两人在法庭上争吵激烈,最终的结果却是王尔德败诉,还被判了2年的苦役。
经历这场戏剧性的变故后,王尔德的前程毁于一旦,妻子也带着孩子改嫁他人。
服役时间结束后,重返文坛的王尔德已经不复昔日的风光,作品也不再被大众接受,46岁就在贫困和苦楚中郁郁而终。
万物有灵,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看不见的能量场存在。
和负能量的人、事纠缠太久,自身也会在无形之中被负面磁场围绕、消耗。
冯唐写道:
“不该太清醒,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不必反复咀嚼,一生不长,重要的事儿也没那么多,天亮了,又赚了。”
在这光怪陆离的人世间,不能事事如意是无奈,也是常态。
事情既已发生,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让当下的遭遇,成为持续的悲剧。
雁过留痕,事过翻篇,遇到烂人烂事,及时抽身,冷静回应,是最有效的反击,也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
02
吸收他人情绪,会损耗自己
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
朋友倾诉生活烦恼,你也跟着一起抱怨,结果心情变差了;
同事倾诉工作压力,你也跟着一起吐槽,结果压力更大了;
不熟悉的人,说了几句过火的话,就让你一整天都情绪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
为什么会这样?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 “过度共情”,是指: 当一个人过多地承载他人的心理痛苦,一味地去同情他人,就容易给自己带来伤害。
对人事事必有回应,只会扰乱自己的磁场,让自己不堪重负。
微博上有位网友的经历,曾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这位网友过去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人,对别人的情绪特别敏感。
朋友、同事一句无心的话,都能让她陷入内耗。
她总是对身边的人体贴入微:
朋友心情不好,她即便第二天有重要的工作,也会熬夜陪朋友,开导、安慰她;
同事被领导责骂,即便她没有任何责任,也会想方设法帮忙分担。
有一次,她的一位朋友婚姻出了问题,经常找她吐苦水。
为了帮助朋友,她让朋友搬进了自己家里,苦口婆心地给朋友出主意。
可她发现,无论自己说什么,都会被朋友否定。而因为接触到太多负能量,那阵子,她经常和老公吵架,甚至差点离婚。
她这才明白,原来过度同情别人,是对自己的一种消耗。
弘一法师说:“凡是负能量的东西都不要去回应,回应就会与之纠缠,纠缠就会受其损耗。”
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磁场是相互影响的。
而有些人,就像黑洞,只要靠近就是一场精神损耗。 哪怕我们能量再强,也会被消耗殆尽。
人生最大的内耗,便是背负别人的情绪。
在我们关心别人的同时,千万别忘了保护好自己。
不因他人的过错,惩罚自己;不因他人的情绪,干扰自己。
稳住身心、掌控自己的能量,才能摆脱负面磁场的干扰,让人生进入正向循环。
03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不要去回应负能量
看到一组漫画,很有意思:
一个男孩满怀欣喜的去见朋友,朋友却苦着个脸,心情不悦。
接着,对方就开始一个劲地吐槽自己的委屈。
渐渐的,男孩的笑容也消失了。好像朋友那些不顺心的事情,自己也经历了一遍。
听完后,男孩沮丧不已,感觉仿佛有乌云罩住了自己,整个世界都变灰暗了。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情绪污染”,是指,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感染,进而产生相似的情绪。
所以,在别人的负能量里待久了,我们也会深受其害,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便是斩断那些糟糕的人际关系,不要去回应负能量,才能开启灿烂的人生:
· 不回应抱怨
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工作完不成,就抱怨任务量重;被分手了,就抱怨对方现实、拜金;甚至平常迟到还能抱怨雨天路滑……
怨天怨地怨人,唯独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和他们待在一起,自己总会压抑得透不过气。
遇到了这样的人,别心软,别回应他的抱怨,更别期待他会改变,趁早离开,也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 不回应挑刺
总有一批喜欢挑刺的人,就像一只刺猬,浑身带刺,看谁都不顺眼。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曾说:“指责型人格的人,会让你压抑得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最终活成一个低价值感的人。”
远离那些伤我们自尊,灭我们自信的人,多去接触让自己充满能量的人。
· 不回应杠精
听过一句话: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爱抬杠。
总有些人遇事喜欢说两嘴,但向来不管对错。
例如,你喜欢国产剧,他会嘲笑没品位;你喜欢美剧,他会讥讽崇洋媚外;你喜欢韩剧,他会挖苦随大流……
作家苏芩说:别跟杠精硬杠,你赢不了,因为在他狭小的世界里,自己就是绝对真理。
面对杠精,哪怕回应一个字,都已经输了。
· 不回应悲观
富兰克林在《穷查理历书》中写道:一颗烂苹果,弄坏一筐苹果。
消极悲观的人,便像这颗烂苹果,最终也会让自己染上负能量。
当我们允许他们出现在生活中时,实际上就是在默许他们腐蚀自己的精神,摧毁自己的生活。
所以,躲开这样的人,我们的世界才能充满阳光,人生自然也就慢慢变好。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身边有一个负能量的朋友,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有个高赞回答说:痛苦,这是我最深刻的感受。我感觉那个负能量的朋友,就是我生活中最大的负能量来源。
植物都喜欢向阳而生。
人也一样,作为一个成年人,要学会主动筛选关系。和能为自己充电的人在一起,我们也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滋养。
学会给自己“赋能”
法兰克福大学曾经有一项研究成果,意思是:生命的真相就是能量。能量层级,决定我们一生的情绪和心境。而命运的好坏,也都会跟自己的能量高低相匹配。所以,提升自己内在能量:多给自己赋能,而不是负能。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内在能量呢?
首先要让自己稳定在平和、爱、智慧、慈悲等高频情绪中。在色彩识人心理学里,我们可以运用色彩识人技术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真实的情绪状态;
然后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释放情绪,这也是允许情绪存在的过程,对待情绪不再压抑、不再抗拒,把情绪正确的表达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放下负面情绪,腾出空间,让爱、喜悦、平和等高频情绪涌入进来。
所谓高能量,其实是一种平和、自在、畅快的心境,所以允许、接纳、放下,都是提高内在能量的方法。能量越高我们也就越能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越能掌握命运的主动性,吸纳更多的正能量,体验内外富足的人生。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