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某自媒体博主称,“准宝妈孕检查出胎儿有XYY超雄基因,一群人急劝打掉孩子:不要重现贾沛然悲剧。
我们知道,行为和性格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基因,还受到环境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新的发现使得我们能够对早期的结论进行更严格的评估,从而得出更全面、更准确的结论。
单纯从基因上推断犯罪是既武断又无知的表现。
Xyy是犯罪基因吗?
不是。XYY染色体的个体与常见的XY染色体个体相比,并没有更大的倾向去犯罪或其他不良行为。虽然早期一些研究曾经尝试将XYY染色体与犯罪行为联系起来,但这些研究已经被更为深入的研究所推翻了,并未发现XYY染色体与犯罪倾向之间有任何明确的关系。
有些早期的研究曾经提出XYY染色体个体比较容易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的假设。这个观点的来源主要是基于少量的案例研究和小样本实验,且这些研究工作并没有进行严谨的科学验证。而随着更多的科学研究发现,XYY染色体并没有导致这些负面影响,这个假设已经被科学界否定并被认为是一个误解。因此,不应该将XYY染色体与脾气暴躁或其他形式的行为问题关联起来。
医学上对于XYY染色体是否与某些行为特征存在联系的争议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早期的一些研究曾经由少量案例研究和小样本实验支持了XYY染色体与脾气暴躁或其他不良行为的联系,因此医生在诊断病人时可能会根据这些研究的结论提出类似的观点。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提出这一观点,但它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已经被彻底推翻的错误观念。
随着时间推移,科学界对XYY染色体与犯罪,脾气暴躁等不良行为的研究逐渐增多,通过更多更为严格、更具规模的研究,人们开始得到更多可靠的结论。
一项影响深远的丹麦研究于2000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以一个大样本的丹麦男性人群为对象,对XYY染色体和该人群的犯罪率以及其他不良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XYY染色体与犯罪、脾气暴躁和其他不良行为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关联。由于样本容量和研究方法的可靠性,这项研究结论被广泛接受,并且已经被多项后续研究所复制验证。
此外,现代的科学技术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遗传基因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行为和性格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基因,还受到环境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新的发现使得我们能够对早期的结论进行更严格的评估,从而得出更全面、更准确的结论。
基于以上这些因素,XYY染色体与犯罪、脾气暴躁和其他不良行为的“犯罪基因”假说已经被彻底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