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这句话出自《了凡四训》,这是第一篇立命之学中写的。
第一,如何立命?
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
第二,改过之法: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
第三,积善之方:
与人为善:不炫耀自身长处,以谦虚之态待人,坚守真理,主动助人。如舜在雷泽时,以包容和宣扬谦让之举,引导众人学会礼让。
爱敬存心:“爱”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敬”是晚辈对长辈的敬重。秉持敬畏、仁爱之心与社会责任感,敬业乐群、尊重他人。
成人之美:发现他人行善,全力支持、积极扶助。如看到别人做善事或有可取之处,就设法帮助他,使其善举得以圆满。
劝人为善:遇见作恶之人,耐心劝诫,引导其改恶从善。自己去行善显得微不足道,劝更多的人行善,能让世界充满善意。
救人危急:遇到他人落水等危急情况,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危急时刻的善意帮助,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兴建大利:凡是对大众有利之事,如修桥铺路、兴办学校等,都应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舍财作福:无论是企业家的巨额捐赠,还是普通人的点滴付出,都是在践行舍财作福的善举。通过舍弃财富来帮助他人和积累福报。
护持正法:弘扬传递正能量,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要做到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分享正向内容,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敬重尊长:尊重父母、年长者、辈分高者和德高望重之人,是中华礼仪的基本要求。如汉文帝刘恒为母亲薄太后亲尝汤药,以尽孝道。
爱惜物命: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爱护动植物,珍惜自然资源,都是对生命的尊重。道家文化里,认为世间万物皆有“道”。
第四,谦德之效:唯谦受福。
总之,这是一本劝善的书,如何成长,如何立命和改命,都能在书中获得一些感触。稻盛和夫先生,曾经听过此书,他说过:唯谦受福。
就像书中写的: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
感恩了凡四训,谢谢,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