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学术活动,认识了一位朋友,是一位女士。记得合过影,以后便再无特别的印象。
有一天早上,我收到一则来自她的微信:“你很想当一名好校长吗?我推荐你买本《朝话》读读。”我曾经不以为然,过了好久没有行动。但心里却一直存在这件事情,我隐隐觉得,是她在听了我的讲座,亦或见了我的行为,感觉到了我的不足,或是认为我需继续谦逊学习,给我的委婉的忠告。
想到此,我有些振动与惊醒。便买来《朝话》一书,它是民国时期教育家梁漱溟的一些各种场合的讲述,概括起来给我的感受,是一些自省与催人自省的言说。
当我独处时,或出差时,我便随身携带《朝话》,翻开它,伴随文字走进梁漱溟,走进了他的性情、立场与学问。
有学问的人是简单的人,他们的话语并不会过于华丽难懂,他们都会说自己的话,有自己的想法,哪怕这个想法很一般,但却是打动人的。
这个观点之所以引起我的所思,源于我多年与一些同仁的交往,我发现他们年年拿着他人编制的教材与标准,消费着他人的主张与方法,把生命沦为传递搬运这些所谓的知识或技能的工具,而忘却了自己思想的自由,去虔诚持恒地寻找或自觉构建自己的概念与主张。我认为,哪怕他们读再多的书,说再丰富的话,写再高深的文,但都在说着他人的东西,这是一个人的学问悲哀,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明白,但我是明白的。
看自己的文字,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心无旁骛,和善而坚定的活着,也影响着周围的一切。
我说惩罚有时也是一种奖赏,或许你不信。在《阳明舞台剧》学习现场,我曾经比较有力地用手拍了一下一个调皮男孩的屁股,我笑着对两个今年刚入职的年轻老师说:“你看我在惩罚他呢,但他不这样认为,你们信吗?”此时该男孩说:“是校长在奖赏我呢!”
当下教育的情景里,老师们是不敢动手惩罚学生的,但是我有时却敢用这种方式。有家长曾经对我说:“你只要真心爱孩子,再怎么对孩子严厉,我们都支持你理解你。”说句自己的话,如果你的内心是自愿真实地尊重学生,与他们的气息生命兴趣人格和谐为一体,你的看似惩罚的举动他们会全然不知的,因为你不是真正在惩罚他,而是在爱抚他,在鼓励他,在教化他。我一边用手拍打着一个孩子的脸,一边与他在用心灵交流,他笑着与我忘情地对话,他根本没有感觉到惩罚的任何意味,有的只是愉悦的生命的互动。两个年轻老师好像很惊奇,我想这两个场面会对他们有影响的。
化育可能是最高境界的教育了。化是什么?化就是生命与宇宙的合一,不分家,没彼此。所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心里是廓然大公的,生命是流畅活泼自然自得的。如果做教育人的人能达到这种境界,便可称之为圣人了,教育便不再有那么困难。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是大人们把他们影响坏了,抹杀了他们,把他们弄糊涂了。孩子们没有毛病,是孩子周围的大人们有毛病。这个话题下次我再进行分析,想结束就自由的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