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答疑环节笔记整理:
1.“有一种强大叫你说得对”,这样回应对方,其实不是自己心甘情愿说的,自己并不接纳,怎么关照自己?
答:如果这样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或者离我们想要的又进了一步,这样想是不是就好一些。
两害相权取其轻。
2.工作太忙,学习精力受影响。
答:忙是好事,人一闲就会懒散。成长不再一时效率,一学就会,就没办法沉下心去,需要持续足够久。
3.如何跟随来访者,听到关键点?
答:两步走,一是贴着走,二是自己随时想着听到什么,有什么关联。
4.面对求建议的来访者,怎么处理?
答:首次咨询要明确告诉来访者咨询师是不给建议的。
如果在咨询中被逼到墙角,这时以建议为引子:关于你说的这个事情,我想到多个建议,告知这是自己观点仅供参考,最后问来访者,那你是怎么看呢?
但对于青少年,不给建议,可以这样回应:关于你说的这些,我有我的观点,我想先听听你的观点,因为你的观点对你才会有更多的帮助,然后我再说我的,可以吗?
最后再问一下“你好需要我的建议吗”
5.如何到使用技术无痕的境界?
答:练多了,大量实操。功力是需要不断提升的,修炼到那个程度水平就在那个程度。
随着功力提升,处理细节经验会越来越丰富。
随机应变,焦点精髓,四两拨千斤。
6.家长功能:有关系有情感连接是基础。
7.如何把控时间?
答:聊到45分钟时,不要再拓展新的话题。
如果来访者情绪突然冒出来,要先关注到人,过两三分钟轻柔的告知,今天已经51、2分钟了,我还想听你更多,但该结束了。再过两三分钟,你说的这个话题我感觉对你很重要,下一次我们再详细探讨,你看可以吗?
细节处理就如老司机插队,特别厉害。
对于细节处理,人生处处皆修行。避免一学就会,一用就废。
8.家长改变需要时间,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机会,父母要觉察自己。
亲子关系不好,往往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不好。
行动是战胜恐惧的良药,犹豫不决只会滋生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