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七点整,我和老公开始了第三次九型微课的分享,仍然是他主讲,我配合,按照原定计划,这次是讲六号,时间一小时,互动半小时,九点以前应该结束。
刚讲一会儿,我就开始焦虑了,我发现老公语速很快,还伴有各种手势,我担心太快大家反应不过来,但是我不敢打断他。
一会儿,他的电话有人打进来,他着急的按键不接,看了一眼,说:“**打电话来了,你回一下”,我翻出电话谱打过去,居然是空号,也许是换了手机号码都是老号吧,不管了。我刚坐好,老公的手机又来电了,还是这个人,他开始烦躁了,用眼神质问我:“怎么还不去回电话”,我轻轻地用口型说:“我没号,你给我看一眼你的手机”,他不理我,继续讲,我还要给他配图和文字,就用微信给这个朋友发了一条信息“立新在讲微课”,但心里开始焦虑:“但愿别再打来了”,开始走神儿,不知道他讲到哪里了,结果发现配图错了,又撤回,重新发。
不一会儿,电话又真打进来了,老公急了,我说你要给我号码,他说不能停呀,我等他讲完一段,轻轻告诉他(内心好嫌弃:怎么这么笨)可以停的,别人听到的是连贯的,这次把号码发给我了。
继续进行,我又开始焦虑了,我发现老公已经讲了五十分钟了,还有好多内容没有讲,示意他停下来,而他正讲得兴致盎然,停不下来,又过了十分钟,他自己停下来,要喝水,这时我才发现我准备好了水,居然没有给他倒,怪不得冒火。开始互动,我马上接上,回应大家的问题,不到十分钟,他继续讲。
开始讲六号的名人分析,这个部分是他准备充分的,曹操、李健、高晓松,讲曹操时我也是第一次听,很好奇,但讲到李健我又开始焦虑了,我心里突然冒出前段时间晓丽给我交流的我写的倪萍人物分析的后续事情,想:“一会儿讲那谁可千万别讲烂桃花这段,别又惹上麻烦”,我用眼睛看着他,期待他能撇我一眼,就可以示意他别讲这段,没想到,他太投入了,根本不看我,我着急的用手指示意他不要讲这个,还好,他领会到了,没讲这段。
自我觉察:过程中我自己不时被头脑带走,害怕、焦虑。我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一是,老公太想讲好了,我不能出错,必须全神贯注的配合好;二是,传播九型不能惹麻烦,一旦涉及到名人我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三是,老公说好讲完课要给我放水泡澡,他一讲起来没完没了,没有时间概念,我怕这事儿泡汤。
这些担心和焦虑的底层,是我自己从小就怕犯错,只要犯错就不可爱了,就不值得爱了。特别是对父母,我不能惹他们不高兴,他们只要不高兴我就会自责是我的错。在日常和老公的互动关系中,我也常常是这样的模式。我自己内心想要的总是期待别人不要食言。
自我教练:
问:是谁在讲微课?
答:是老公
问:如果讲得不好,谁该负责呢?
答:老公
问:该怎么讲谁说了算?
答:当然应该是谁讲谁说了算,那还是应该是老公
问:说好泡澡一定在什么时间点了吗?
答:没有
问:晚一点可以吗?你可以自己放水吗?
答:可以呀!对呀,我自己放水不就可以了嘛
问: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答:配合老公讲好微课
问:当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谁?
答:老公....(又想了一下)不对,还有微信群里伙伴
回答完这些问题,我发现我安静了许多,开始随着老公的节奏走,互动环节,全情投入,无论发生什么都接纳当下就是最好的。
就这样,讲了一个半小时,互动一小时,十点大家还意犹未尽,我还是果断结束了。
一个愉快的夜晚!
结束后,我给老公反馈:“你紧张吗?”
老公:“不紧张呀!”
我:“不紧张你怎么讲得那么快?”
老公:“我准备充分就会讲得很快,心里有数呀!”
原来这样,而我自己就是越紧张讲得就越快,恨不能快点结束。胸有成竹时就会娓娓道来!
在模式里我们总是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我们看到的别人紧张,其实是自己紧张。真正的看见是放下自己,与他同频,感受他的感受。说起来容易,但是不临在是真的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