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很久以前,又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很远,又仿佛很近;很意料又很突然,身边冒出个“名师工作室”这个奇怪的东西。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自己就成了名师工作室的一员,又成了名师工作室的重要一员。
名师工作室说不上是公,也说不上是私。
说是私事,上面的上面又下文,又开会的;上面也给了一间办公室做活动室,也提供各种条件开展活动。说是公事,上面的上面也没有什么指导,没有什么经费。工作室的人也爱理不理的,有热情的时候,给你几把火热闹一下;没热情的时候,躲得远远的。说是私事嘛,又是制度,又是考核的。说是公事嘛,安排工作好像又要看私人感情,事事要指一指才拜一拜。计划、制度及约定一直在风里吹着,着不了地。说是私事吧,又好像有些机会可以参加培训啊,学习啊,到处逛逛。说是公事嘛,提到学习,商讨之类,你说了就行,工作室都是你的。你说你说,我在听,你讲你讲,我在记。
名师工作室说不上大,也说不上小。
中国人喜欢论资排辈,对群体组织总是要整出个级别。据说名师工作室也有校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区别。不知道有没有地球级,及至宇宙级。其实对老师,对学生,如果因你的工作成果,成就了他一生。你就是最高级别。如果你钓名沽誉,弄虚作假,折腾老师或学生的时间、精力,你算个鸟级。充其量只是个吹得大大的泡泡。吹得越大,皮子越薄。“噗”,爆了!
名师工作室说不上死,也说不上活。
名师工作室如果能扯几面旗,到处挥一挥,很是风光。美篇一做,名号一吹,山头一立,活得甚是风光。但要是遇到上面一纸通报:“近期,各工作室深入乡镇学校送教活动,据有些学校反映,有些工作室的送教敷衍塞责,质量低下,有些工作室送教未经学校同意,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那就死得有点难看了。
名师工作室倘若能立足实情,找到一点真真正正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深深地思考,默默地实践,实实地反思,快快地提升。则活得自在,活得滋润,活得长青。
名师工作室成员说不上什么关系。
中国人喜欢打点鸡血,也有人喜欢喝点狗血。“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这句话就是鸡血加狗血的,喝下去,热情高涨。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抢到一个名师工作室的位置。坐上去就等着“众行远”的奇迹出现。
倘若你认为大家坐在同一间名师工作室,就是研修伙伴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有的人坐上来就是等着领任务的,领证书的,你发一个任务他做一个任务,你不发他就不做。做完了任务他就要领证书,当然如果有钱领那是再好不过了。至于任务与任务之间有何关联,任务与证书之间有何关联。他是不用思考的。甚至连两年研修规划他都懒得看明白,因为驾驶室坐得是你,他是来搭车的。
倘若你认为大家在同一个群里就是群友关系或是朋友关系,那也是大错特错了。我们在群里只是打卡的。扔一篇文章在群里,证明我来过,证明我在群里还活着而已。至于交流啊,讨论啊,碰撞啊,那就是群主的事了。其实如果不是群主发了话,我是文章都不想扔的。我们习惯了你唱你的戏,我哼我的曲。
倘若你看到群里有时信息刷屏,就认为群友热闹,关系亲密。那又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在群里我们是选择性热闹的,跟输入有关的我是会热闹一阵子的。至于输出,就以后吧。如果一言不合,我还会闪人。至于群友累了,苦了,笑了,乐了,跟我没有关系的。这个群只是一个群而已,跟我微信里面活着的,死去的,热闹的,冷清的群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不是群主偶尔会发点有用的信息,我是准备把这个群冰冻的。
一个人走得快,那一定是孙猴子。一群人走得远,那一定是唐僧师徒四人。如果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再加贾链、贾政、贾雨村等,就不知道能不能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