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3 陈丛英
画中有“话”,画中有故事,这是我在读完松居直的绘本觉醒之时这一篇幅最深的感悟。
如:写生就是观察事物,把观察到的书画下来,在画里面有什么东西被表现出来。
另外,也非常赞同这样一个观点: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
书中说道:“绘本在自己阅读时,语言和绘画之间怎么着也有一道沟壑。因为会出现时间的落差,所以很难将二者融为一体。但是,别人读给自己听的时候,当场就能将二者合一。
孩子用耳朵听语言,用眼睛看绘本的绘画。实际上,孩子不是在看绘画,而是在读绘画。绘画这种东西全都是语言的世界。没有不能成为语言的绘画。即使是抽象画,也能变成语言。因为绘画有线条、形状和颜色。——这一观点也说到了心坎里,近期在陪孩子进行绘本亲子阅读的时候,心有体会。
往往一个画面,三周多点的小宝贝,他可以扯谈好几分钟。对于,感兴趣的画面他还会要求反复看,而看的次数多了,他们觉得好玩,也会搬到生活当中来,扮一扮、演一演。
还有,今天刚好听了《美的历程》这本书。
书中说道:“世界上现有七大艺术,分别是:诗歌、绘画、建筑、雕塑、舞蹈、音乐、电影”。
艺术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否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他们都出现,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分不开。
这正好与松居直谈到,在巴顿的后期作品里,有《小电缆车梅贝尔》这一绘本。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正是麦卡锡主义施行“红色镇压”的最恐怖的时期。它涉及二十几个政治学用语,它们关系到美国民主主义的根本。在书里,巴顿借讲述旧金山的电缆车的故事,揭示了美国的民主主义的真谛。虽然她没有使用社会舆论、直接投票、直接参政这样的语言,可是却让孩子明白了些事情。
从这样的事情里,我们意识到,不能轻率地把绘本看成小孩子的书,绘本里蕴含着深刻的东西。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如果您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看。
咱们明天再继,再次感恩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