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早之前我就想参加PMP培训学习了,因为林林总总的原因都没能抽出3个月的时间。今年的计划是无论如何都要安排出时间,偶终于参加了9月份的PMP 培训班。先来给大家科普一下PMP到底是个什么鬼,它的全称是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指项目管理专业人士(人事)资格认证。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举办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PMP)认证考试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是目前项目管理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认证。获取PMP证书,不仅提升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也直接体现项目经理的个人竞争力,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身份的象征。以上这段很官方的解释是从百度百科上面抄过来的,想要了解更多的同学请参考底部链接[1]。翻译成白话就是这是一个牛B哄哄的证书。至于到底有多牛B,Who cares!
这次培训的教材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第五版,网上很容易买得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我先个大家梳理一下这本书的基本内容,项目管理就是涉及到管人和管事两个方面。管人主要就是人力资源(项目内部成员)、项目干系人、沟通管理以及采购管理(外部人员)。管事主要就是组织影响、项目管理过程、项目整合管理(更新)、项目范围(范围基准)、项目时间(进度基准)、项目成本(成本基准)、项目质量和风险。在这些知识点之外,本书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过程组(process group)。5大过程组分别是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每个章节的套路基本是很相似的,就是相应的知识点,按照过程组的顺序来介绍。
拿范围管理里面的收集需求过程来举例,它属于规划过程组。我们都知道收集需求是记录干系人的需求,收集干系人需要干什么,是项目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过程,需求能否做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是否能够达到客户的目标和满意度。甚至有些客户的潜在需求,是需要项目从业人员去挖掘的。PMP的培训教材对于这个知识点,直接给出了它的ITTO,输入(Input), 工具(Tool), 技术(Technology), 输出(Output)。
输入就是项目人员进行需求收集活动的时候,需要去查看的文档资料;工具与技术就是项目人员可以采用的方法;输出就是完成需求收集的过程之后,需要整理出来的项目文档、产出,通常某一个活动的输出又会作为下一个活动的输入。比如这里,收集需求的输出会当作定义范围的输入。类似的其他过程都是以这样的一个套路来介绍,比如说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等。可以说PMP里面的活动都是环环相扣,直到这个项目完成。
PMP虽然说是一个指南,不是方法论,但是书中给出的很多项目过程都很有实践指导意义。在整个内容介绍上面,教材是模拟一个完备的公司(有企业知识库,有PMO部门等等)从头到尾来完成一个项目的方方面面。实际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项目规模上面有大有小,客户关系上面有简单有复杂,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项目情况对管理过程进行裁剪使用。
整体看下来,PMI对项目经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无论是从智商、情商还是逆商都有考察。据说下一个版本的PMBOK还加大了对财商的考察。现在仔细想来,项目经理在老外的眼里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
参加培训的结果是大部分的学员都通过了考试,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大家都很擅长考试,具体实践效果是另外一回事。通过这次PMP的培训学习,脑海里面一直有这么一个问题困扰着我。那就是为什么老外在文化产业上面的输出会那么厉害?PMP是项目管理培训,好莱坞的输出是影视作品,英语更是成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反观我们自己,一开始定位是全球推广的孔子学院,宣传孔夫子思想,开始的时候搞得轰轰烈烈,后来也没有任何消息了。关于这个问题,思来想去,我只有想到了2个可以接受的解释。一是他们推广的内容确实有用,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可以分解到可以操作的层面,然后按照他们提供的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经常三步走就可以解决问题;二是他们的商业模式,拿PMP举例,任何一个涉及到内容推广的组织都会获得相应的利润,培训机构可以获得收入,组织考试的机构可以获得收益,总之是每一个环节都分到了一杯羹,这样大家都会很乐意去做这件事情,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反馈系统。除了这两个原因,不知道您有没有想到什么其他更好的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