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收入增长的很少?——《悦享听·财务自由之路》
我们继续,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有钱人呢,他想得很大,而穷人呢,想得很小。
前面我们曾经聊到过一个收入法则,你的收入取决于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品质有多好和服务的人有多少。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品质,一个是数量。
那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呢,最大的挑战就是数量,也就说你实际服务多少人,或者是影响了多少人。就像中国千年饮食文化,有很多的餐饮呢是非常经典,也就说品质是足够的好,但是呢,你发现往往它只是一家小店,也就是说它服务的人数量是有限的。而麦当劳肯德基呢,通过不断增加店的数量去杠杆,雇佣足够多的人去服务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呢来放大服务人的数量。所以你做生意要想赚更多的钱,要么就开更多的分店,要么呢,就建更大的团队。
那你想要如何过你的人生呢?你是想在大团队里玩,还是在小团队里玩呢?
你真正开始创业的时候,你会发现呢,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小玩一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害怕,所以呢,只想小玩。他们怕失败呢,怕得要死。
所以,为了避免孩子以后长大成为一个害怕失败,不敢尝试的人,我们对于孩子犯了错呢,不是去指责打骂,而是跟他交流。我们是想告诉他,一个人犯了错或者失败是可以被原谅的,我们只需要去不断地总结经验,下次呢,会做得更好。
另外一个人们想法小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渺小,没有价值,他们不觉得自己够好或者够重要,足以为别人的生活带来真正的影响。
一个人怎么会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呢?我们有的时候会听到父母会吓唬自己的孩子“你如果再哭闹,就给你扔了”。或者是有的时候孩子有要求,父母不积极的回应,这些都有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自己不重要。
我曾经有着糟糕的自我形象,我发现了这是我迈向更好生活的最大障碍。所以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我认为培养他的自信,比他多会点知识更重要。
当然呢,对于已经有着糟糕自我形象的人,也不用很沮丧,因为这是可以改变的。我提升自信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自己感到触头甚至害怕的事情,比如和人交往和交流。
另外呢,人这一辈子啊,不只是关于你自己怎么过活而已,还跟对别人的付出是有关系的。人生呢,就像把自己这一块小拼图加入世界的版图。但大部分人都太执着于自我,认为一切都是围着自己转的,时时刻刻都想的“我”。
那如果我们想要富有的话,它就不会只跟你自己有关,而必须为别人的生活增加价值。所以,我们要追求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安全和有保障的生活。当我们开始想“我能够帮助和服务多少人”,我们就不会只是一个人在奋斗了。
而且有研究显示呢,那些最快乐的人是完全发挥天赋的人。一个人怎么才能完全发挥天赋呢?就是很多人的生活改变跟你是有关系的。
关于企业家呢,有很多的定义,这里面有一个定义是“一个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同时可以赚大钱的人”。所以企业家呢,都是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那么我要问你了,你是愿意为多一些的人解决问题,还是少一些的人?如果你的答案是多一些,那么你就需要开始想得更大,而且决定帮助很多很多的人,甚至成千上万的人,甚至更多。
这样做的副产品就是,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在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就会越富足,当然呢,铁定在金钱上也会。
我会发现,人们之所以被充满恐惧的自我控制着,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就是因为每天我们的思考方式不是为别人去解决问题、做出更多的贡献。当我们只想着自己的时候,就会只有小的想法和小小的行动,这样呢,只会导致贫穷和缺乏成就感。而想大的,做大的,你就会拥有金钱和生命的意义。
〖感悟分享〗
格局致胜 利他方远
收入法则直击核心:收入高低,既要看服务品质,更要看服务数量。这让我想到身边很多人,深耕专业、打磨品质,却困在“小店思维”里,服务范围有限,收入自然难有突破。
麦当劳、肯德基的案例很直观,真正的财富密码,藏在“放大服务”的格局里。而我们之所以不敢“想大、做大”,无非是怕失败的胆怯,或是自我价值感的缺失。自信是在突破恐惧中建立的,价值是在帮助他人中实现的。
人生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场“利他”的修行。当我们跳出“自我”的小圈子,把“我能帮多少人”作为目标,格局打开了,机会和财富自然会随之而来。所以,我们要打破局限,以大格局做事,以利他心前行,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收获丰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