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园丁式教师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是燃烧的蜡烛,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圣者,甚至是决定学生命运的人。教师在社会发展中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他在教育过程中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工作质量的好坏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如果成为一名教师,那将会是语文教师,那么中小学在语文教学教法上,有哪些特别和需要注意的,有哪些有用的方法。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的多元体系,这一学科是中国孩子学习必不可少的。首先,语文教学每个阶段的教学方法都会不一样,小学和中学,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知识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小学阶段主要是文字教学,进行汉语知识的教育和言语的训练,初中阶段进行语言文章教学,高中阶段进行语言文学教学。首先,我们谈谈小学,小学阶段,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义、基本的语法等知识,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让他们掌握用语言来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小学的语文课程知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作为语文老师要教的不仅仅只是知识,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的人格和审美等等,通过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这些东西,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求很高。整个小学阶段培养的语文素养就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思维和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品行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初中和高中阶段就涉及的基础性知识比较少了,学科性知识比较多,进行文章文学的教学,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创作的能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年龄越大越有自己的想法,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表现,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用恰当的方式恰当的话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能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因为这门课相对于其他科来说相对枯燥,采取小组讨论,背诵课文,上课提问、朗读等方式。


        作为园丁,把学生培养成参天大树是每位教师的初心,选择了这份职业,他们肯定都想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教育献身,在教学和探索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授业解惑,成为学生学习和模范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与学生和谐友好相处,不断学习、反思和创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