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问过很多的老师,并且也收到很多老师的备课建议,如何上好一堂课,其中一项就是:录音。把你整堂课录下来,自己听一听自己的声音,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这样有很多好处,比如:能够反应自己是否熟练掌握整堂课的内容和流程;自己说话的声音语气是怎样的?是平静无波还是有起有伏;所提问题是否有针对性,语言是否简洁明了等等。
今天我尝试了一次,无生试讲一节课,然后录下来,从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1.问题不够精简。尽管我的教案上问题是精简的,但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时会不自觉的加入一些字词,无意识的“丰富”问题,导致问题不够简洁,缺乏针对性。
2.生活习惯用语过多。在整堂课中,特别是过渡环节,我总是会不自觉的出现:好、那这些字眼,次数还不少。
3.表扬环节消失大半。预想的在每个环节都需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反馈,但当我正真在讲时,发现很多时候我都忽略了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投入状态这件事情,这也反应了在平时课堂上我的一些问题。
真是不录不知道,一录问题还真不少。发现以上问题之后,我有意识的精简我的语言,下意识的减少习惯用语,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进行了第二次录制,果然语言干净利落不少。没录之前是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但通过第三方媒介反应出来后,原来自己有这么多问题。以后也要常用这种方式来反馈,修炼自己。